歷代志是在以色列和猶大都滅亡,百姓被擄歸回以後的作品。最後聖殿終於蓋好了,它成為百姓生活的重心。所以它可以說是以聖殿為中心而寫的,它的每一部份幾乎都與聖殿有關。聖殿是上帝立為他名的地方(代上 22:7);是約櫃安息之所(代上 28:2、代下 6:41);是禱告的地方(代下 6:20)、獻祭的地方(代下 2:4、7:12);也是百姓敬拜、事奉的地方(代下5:11-14、 7:6、8:14)。
聖經中有記載的聖殿有五個:所羅門的、以西結的、所羅巴伯的、希律的和天上的聖殿等。新約時期,耶穌以自己的身體為殿(約 2:19-21),表明上帝藉著他與世人同住。耶穌教導門徒敬拜上帝不在於屬地的聖殿(約4:20-24)。使徒保羅更進一步指出,信徒就是上帝的殿,是上帝在世上的居所(林前 3:16-17、6:19)。我們現今作禮拜的禮拜堂有時也稱為聖殿,但聖經裡沒有一處這樣說。
歷代志有一個特點從上帝的角度來解釋事情發生的原因。例如,所羅門王為他的妻子法老女兒建宮,地點為何不在大衛城?(代下8:11);約蘭王為何生大病?(代下 21:12-19);哈謝王為何遇害?(代下 22:7);約阿施王為何被殺?(代下
24:25);亞瑪謝王為何被以色列打敗,後來又被殺?(代下
25:20-28);烏西雅王為什麼長大痲瘋?(代下
26:16-20)。
對於日常所發生的事情,如果事事都用上帝的眼光,會不會落入以自己想法取代上帝看法的危險呢?最常遇到的是生病的解釋。生病時你會聯想到是魔鬼的攻擊、上帝的懲罰或上帝的試煉?又如天災,有些人認為那是上帝對一國的審判,你覺得呢?用屬靈的眼光來看一些事情,在理論上是對的。有一些人,凡事都用屬靈的眼光來看事情;但有時候這樣的解釋可能會令人難以信服,因為他們的歸因實在有些牽強。聖經有它獨特的觀點,代表上帝的看法。但是要用這樣的立場來解釋四周圍所發生的事情,需要非常謹慎。畢竟我們不是上帝。歷代志是在事情發生過很久以後,才從上帝的角度來解釋它。如果是在當代,可能沒辦法那麼清楚。或許一件事情的發生,我們不需要太重視其發生的原因,而要注意上帝在這件事上要我們學習怎樣的功課。如果一定要歸因,應該要非常謹慎,不要遽下定論。--聖經綜覽班
梁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