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單獨會主2011129—路18:35-18:43


「初探二十世紀末興起的學耶穌佈道潮」靈修筆記——呂致中

日期:20111129
今日經文:18:35-18:43
感動經文:
18:41 「你要我為你做甚麼?」他說:「主啊,我要能看見。」

上帝是一位怎樣的上帝:有豐盛的恩典,但看重人的自由選擇,且樂意將那上好的賜給我們。

這段經文是上帝給我的命令、託付、安慰、應許、勸勉、責備或要效法的榜樣、要遠避的罪行,及我的生活應用:
耶穌不管哭喊哀求人的身分,也不管當時是在怎樣的場合,或其他人的看法,耶穌只聽到有人呼叫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耶穌知道這是來自一位無助瞎子乞丐的謙卑懇求,於是耶穌他站住,吩咐把他領過來,「正像人子一樣,他不是來受人侍候,而是來侍候人,並且為了救贖眾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20:28)雖然耶穌滿有憐憫,願意施予恩典,而且知道什麼是那對人最好的福分。但是耶穌要人自己親口說出需要的是什麼,想要得到怎樣的拯救。所以耶穌問說:「你要我為你做甚麼?」而這位無助的瞎子乞丐在那個非常緊湊又突然的場合,只有他內心最深沉最需要的渴望浮現,就是期望那個已經困擾他多年的盲眼得到完全的醫治,得以見到光明。
這個渴望是如此的直接呼求上帝恢復他的本性,是期望恢復上帝創造人時的原本功能,是一個對完全生命的渴望。長久以來身體上的缺陷,導致心靈上的軟弱與禁梏,致使人際關係的隔閡,「罪」浸潤了他生命的每一個角落:身體、心靈、人際關係。他只希望自己能和別人一樣,平起平坐,一同享受上帝的創造。他渴望別人的接納,是一種平等沒有可憐的對待。他期望自己能自由行走,靠的是自己健全的感官,而不是倚靠摸索或別人的攙扶。總之他想要的是和別人一樣,他要的不是超過一個人本該有的,他只是要恢復原來的樣貌,更不想凌駕別人,即便是有機會選擇在某一方面凌駕別人。
耶穌其實常常問我:「你要我為你做甚麼?」當我所要求的是超過於自己原本受造所配得的時候,我相信如果上帝應允我某一方面的欲望,勢必會犧牲我另一些我原本所有的。就好像是這位瞎子乞丐如果回答耶穌說他要做王,或非常富有,他勢必失去了重見光明的機會。那如果他耍賴要全部的好處呢?我想上帝一定不是我們欲望的奴隸!當我再次謙卑在神面前,我要用感恩與讚美為祭,我的好處不在他以外。

我的感恩、回應的禱告:
親愛的天父上帝,感謝你豐盛的恩典賜與我,又有這麼多見證人,像雲彩一樣圍繞著我來見證主耶穌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主啊!我是何其渺小,受造何其可畏,願我一生都走在順服的道路上,到老都不偏離。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單獨會主2011123—路16:19-17:10


「初探二十世紀末興起的學耶穌佈道潮」靈修筆記——呂致中

日期:20111123
今日經文:16:19-17:10(請反覆讀經2-3次或多次)
感動經文:
17:3 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

上帝是一位怎樣的上帝:看重悔改,只要人悔改轉向祂,必蒙赦免、接納。

這段經文是上帝給我的命令、託付、安慰、應許、勸勉、責備或要效法的榜樣、要遠避的罪行,及我的生活應用:
第十七章一開始,耶穌就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這是因為之前耶穌說了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來告誡門徒這世代的人不是需要神蹟,而是需要信心來接受、遵循摩西和先知的話。接著耶穌轉向教導門徒,警告門徒不可因為夫子這樣說,心裡就認定那些不信的人就讓他們沉淪吧!反而要門徒知道,如果你們這樣認為,那你們就是那絆倒人的人,而「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接著耶穌要門徒謹慎、當心,也就是讓門徒知道以下的教導是很不容易遵守的、是違反人性的,就是「如果你的弟兄犯罪,勸誡他;要是他悔改,饒恕他。
這真得提醒我不能有等著看好戲的心態,而且是要積極的為要讓犯罪的弟兄悔改,我要用百般的忍耐與愛心來勸誡這弟兄。我真的可以了解這的確非常的難。一般來說,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或「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是容易的。但耶穌要我們對待弟兄是要更進好幾步的去勸誡、挽回,直到我們的弟兄悔改了、回轉了,我們就要饒恕、接納他。我想耶穌特別針對主內弟兄而言,而不是對一般不信者要存這樣的忍耐來傳福音。因為在耶穌第一次差派12門徒出去向猶太人傳福音時,就說若是那地區沒有人願意接待你們,就把腳上塵土跺掉,表示警告。(10:14-15,9:5,6:11)
看來門徒也知道這非常的難做到,因此「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我們的主要我們知道這需要信心,是像「一粒芥菜種」那樣的信心就夠了。並且要我們知道,這並不是額外的恩典,而是我們做主僕人的本分!是份內本來就要做到的!!喔,主啊,這是何等重要的提醒,我們主內的弟兄姊妹本是同接在真葡萄樹上的枝子,聖靈要我們無論如何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主裡合一的心。我們本來就是蒙召的罪人,主耶穌帶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我們本不配,我們本來和那犯罪的弟兄有何不同呢?我們蒙召、保守就是為要成為主耶穌的僕人來挽回失喪的弟兄,重新接納悔改的弟兄,讓神的心意得到滿足。

我的感恩、回應的禱告:
親愛的天父上帝,祢的愛何其寬廣,只有弟兄姊妹一同分享祢的愛,我們才能知道祢的愛是那麼長闊高深。我本不配,這是祢浩恩,讓我蒙揀選、得保守。我當學習耶穌順服,服事我主。作在那最小弟兄身上的,就是作在主耶穌你身上。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中山教會司會公禱詞20110828


阮在天上的父,祢是至尊至大,阮著謳咾祢的聖名。「著感謝耶和華;因為祢的慈愛永遠佇啲。」主的道理永遠存在,祢的話永遠不會廢去。阮懇求寶貴的聖神,引導阮的禮拜,尊主作大。恩待主的僕人林增坤牧師,賜下真理的話語,再一次來深造阮的信仰,互相成全為著建立基督的教會。
今天是聖樂主日,阮在這特別思想、感謝上帝賜給人類真美妙的聲樂,透過禮拜中的「聖樂」讓阮親近上帝的「美」,更加讓阮經驗上帝超越的「神聖」,來將榮耀、頌讚歸與上帝。感謝上帝賜給阮長老教會真美的台語聖詩,在聖詩中平穩、安詳的旋律、節奏與豐厚的和聲,以及啟示真理的歌詞當中,使阮得到勸勉、激勵、安慰的力量。願天父繼續恩待中山,有更多的兄姐全心全力投入造就,使教會的聖樂事奉提升到「萬民皆歌唱的祭司」。
阮感謝主一路帶領教會在暑假當中對兒童與青少年的福音事工,在兒童夏令營、合唱團、少契學青的同心會都有上帝恩手的扶持,願聖神保守這兒童青年,一生都走在主所喜悅的道路上,一生都蒙福。
阮知道現在是農曆七月的時候,台灣一般民間宗教有各種禁忌要遵守,面對這種人人發自內心的害怕、禁忌、不平安,這實在是因為罪致使人類離開了創造萬物的上帝,這罪有各款式的形式來拆離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關係。因為阮倚靠耶穌基督,阮宣告農曆七月稱為平安月,這不是指著這個月特別有平安,而是說明因為基督徒保持在耶穌基督的恩典裡面,所以阮有真平安,不怕任何七月禁忌。求主幫助阮對身邊的未信者更有傳講福音的負擔,用對方可以理解與接受的方式來將福音帶入,也懇求聖神的感動讓人對基督內面的真自由有正確的認識、渴慕。
天父上帝,阮感謝祢,揀選中山教會接續重新教會成為泰國勞工福音中心的事工關懷教會。懇求聖神賜阮謙卑、殷勤的心,一起與北大阿卡小組泰勞關懷小組來同工服事,宣揚福音。阮也感謝主一路帶領中山的兄姊在泰北福音事工中有份,求主繼續堅固祢的僕人在這條宣揚福音的路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今年10月開始,將於全臺灣各地舉辦24場生命分享會,強調台灣在未來成為「非核家園」。求主幫助阮作一個上帝好管家的基督徒,來好好關心這個議題。
天父上帝,透過教會公報,阮知道「非洲之角」—非洲東北邊,肯亞境內的達達阿布難民營,40萬飢荒災民的悲慘境遇。而且今年「非洲之角」的旱災是60年來最嚴重的。阮懇求恩典滿滿的天父上帝,在天父的心意中,看顧這無依靠的人。
慈愛的阿爸父上帝,阮為著教會中得到主的醫治的肢體獻上感謝,也為著目前身苦病痛、心內憂悶的兄弟姐妹,求祢用祢的憐憫慈愛看顧伊,用祢的大權能醫治伊,聖神的氣力安慰伊,互伊會通贏過病痛的痛苦,早日得到健康。求祢互伊有信心及耐心,有喜樂及活潑的心志通經過此款艱難的日子。求祢互伊早日恢復勇健來敬拜祢,用伊的健康來榮光祢的聖名。
阮這樣懇求都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教會長老與執事輪休意義淺思


教會長老與執事輪休意義淺思

從網路上可以找到施行長執輪休制度的教會有很多,我個人也傾向教會可以有輪休制度。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行政法當中也明訂有長執輪休制度的法規。編號:1009,修訂:第54屆,第九章長老、執事,第95條當中說到「教會欲辦理長執輪休制時,須經小會決議,並向中會報備後,始得實施。」【參解釋文85[1]以下就幾方面來探討聖經原則如何支持長執輪休。
安息的精義
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牛、驢、牲畜,並在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使你的僕婢可以和你一樣安息(申514
第七日是聖安息日,當有聖會(利233
「上帝安排安息日,除了要讓人休息以外,還有一點,就是要人在一星期內找一天敬拜上帝、學習聖道。」[2]
「工作」不只佔去了基督徒生活一大部分的時間,而且以改革宗的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150964)認為工作乃是來自上帝的召命。[3]加爾文的工作神學觀是「職業無分貴賤」,而且基督徒不會在工作上妨礙見證基督的完全。當然這裡的「工作」指的是違反聖經真理的職業。
「基督徒生活的中心就是回應上帝的召命,因此無論所從事的工作是什麼,由信仰的角度來看,都是要對上帝負責。」[4]
「一個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獨特的『召命』上,無論人的職業是木匠、農夫、工人或其他類似的工作,人都需要視其工作為神聖的召命,更絕不會妨礙信徒見證基督的完全。」[5]
以目前的狀況而言,大多數長執週間都須要上班工作,教會的事務大多在週末假期處理。長久下來確實是個人與家庭的重擔。從家庭的角度來看,
「保羅將牧師的家庭和神的教會做比較,一個已婚的牧師蒙召成為兩個家庭的領袖,即他自己的家及上帝的家。如果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家庭,就不能看顧神的家。祭司以利仍是我們最佳的警惕。」[6]「實際的問題上,傳道人常因為講道、開會、探訪會友,而無暇教導自己的兒女。若不懂得在這當中分配時間,不但對家庭是不公平的,而且一但家庭關係出現裂痕,會友就不會原諒了。」[7]
家庭的見證不僅對牧者、長執而言,從聖經來看都是十分要緊的。
作監督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提前3:2)
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或譯:端端莊莊地使兒女順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 神的教會呢?(提前3:4-5)
執事只要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兒女和自己的家。(提前3:12)
因此基督徒的確需要時時在家庭、個人與教會之間追求平衡的關係。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任之間的安息對於在這些身分之間的轉換與維持,確實是需要的。

信仰經驗的傳承
「傳承」是一個教會能不能保持他原先開始發展的動力,可以繼續發展。「傳承」非常重要,「傳承」做得好,才能使原先的努力更加有發展空間。假如「傳承」做得不好,先人的努力會毀於一旦。
「傳承」是聖經很重視的一個主題,如舊約摩西帶領百姓出埃及,直到摩西120歲時,交託給約書亞,所以約書亞帶領百姓過約旦河進入到上帝所應許給他們的迦南美地。另有「行動的先知」之稱的以利亞。而以利亞的接續者是以利沙。以利沙感覺到他的老師以利亞所打下的根基要往前去做有很大的挑戰,所以當他的老師要升天之時,他求感動他老師以利亞的靈加倍地感動在他身上。
在新約裡我們的主耶穌也是很有策略地做「傳承」的工作,無論耶穌在那個地方行神蹟,在那裡講道,或安靜在父神面前時,都帶領著他們。甚至禱告時,也帶著他們,培養他們。另一個是保羅與提摩太。可從「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看到保羅對「傳承」的看重。
我們教會應該好好思想「傳承」的工作。假如這傳承工作沒有做好,那麼將來回顧時就虧欠主了,我們應該從現在這個起點上更加地更新與發展。

更多人參與教會建造
保羅在以弗所書說到教會是基督的身體。(1:23)聖靈賜下各樣的恩賜(4:11)「目的是要準備上帝的子民為他工作,建立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4:12)長執「輪休」制度的另一個精神,就是要讓更多的信徒知悉教會的運作,另一方面透過彼此同工,學習謙卑與互相成全的功課。今年可能我當組長,下一次我學習當一個更好的組員。
而且目前的世代是非常多元價值與次文化盛行,尤其透過網路、行動裝置,社群的互動,信息傳遞更加即時。教會當思想如何「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5:4),而非在教會就有常規、圍牆內自己暢快。教會需要順服在聖靈的感動與聖經真理的堅持之下,更快反應社會現象、回應時代議題、道成肉身地將主的道傳到地極。這「地極」可能近在你我咫尺,但卻被那惡者所矇蔽以致未曾聽聞福音。因此每一位信徒都應當是門徒,每一位門徒都是基督精兵,在基督教會內受裝備,為要建造教會,更為要完成主耶穌所交待的大使命。「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28:18-20)

進修、見習
『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太1212
在安息日不是只能休息,耶穌說:「在安息日行善是法律所允許的。」因此,當輪休時,並不是禁止我們做聖工,而是積極的提供另外一個面向的機會,讓我們從習慣的教會事工當中抽離出來,去從事、進修不一樣的聖工。也可以見習觀摩其他教會,見賢思齊。但在這當中我們必須提問自己,在輪休時的進修是否出於累積屬世的「賺錢」能力?

以下是一些網路上找到有關長執輪休的資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會重新基督長老教會[8]
2000年起我們教會開始實施「長執輪休」,也就是擔任一任四年後,可以休息一年。但是休息絕對不是「不服事」,而是要讓同工有一個「安息」,就像舊約設有「安息年」一樣;此外,還有個目的,就是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擔任長執。
很多會友都不曉得長執的服事內容,有時難免會有抱怨。一旦自己擔任執事時,才驚覺責任重大,才知道擔任長老、執事需要更加的委身,包括時間、奉獻也需要以教會為重。因此,有更多人有機會擔任一任執事,就會更清楚教會的運作,但更需要選出有委身、具信仰典範的長執。

台中水湳基督長老教會[9]
教會在今年開始將執行長執輪休制度,今年十月我們將有第一次輪休的長執改選。制度的實施意即表明保持現況不是最佳情況,我們期待藉著制度的推行,讓更多人可以得到學習,也能達到適才適用的目的。也期待大家睜大眼睛看,誰是教會適合的領導者,有好的信仰成為眾信徒的好模範。

蒙特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0]
長執輪休,每兩任休一任。

參考資料
1.          吳健暉著,“加爾文的工作觀”。No pages. Cited 16 August 2011. Online: 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NgKF1/CalvinOnVocation.htm.
2.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安息日的精義,我們要不要守?”。No pages. Cited 16 August 2011. Online: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7187011.html.
3.          蔡瑞益著,“信仰的傳承”。No pages. Cited 16 August 2011. Online: missed.



[1] Cited 16 August 2011. Online: http://acts.pct.org.tw/pctlaw/LawsView.aspx?LID=1009.
[2] Cited 16 August 2011. Online: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7187011.html.
[3] 楊慶球︰《馬丁路德神學研究》,(香港︰基道,2002),頁78
[4] 參林鴻信著︰《加爾文神學》,頁186
[5]加爾文的工作觀 吳健暉 Cited 16 August 2011. Online: 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NgKF1/CalvinOnVocation.htm.
[6] 撒上3:13
[7] 楊牧谷著。《得救、長與事奉——牧書信淺釋》。p.71~72
[8] Cited 16 August 2011. Online: http://www.cspc.org.tw/share/cat1/1256620353a31e4bb99b.html.
[9] Cited 16 August 2011. Online: http://www.godlove.org.tw/old/NO-A/A01/msjd/2003/0608D.htm.
[10] Cited 16 August 2011. Online: http://apostle.pct.org.tw/church/ChurchHistory.php?OrgNo=E30101.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以弗所書第一章及背景概覽


以弗所書第一章及背景概覽
呂致中2011/8/13
l          作者:使徒保羅。當他被囚於羅馬時(3:1),為了堅定以弗所信徒的信仰而撰寫此書。
l          以弗所位於愛琴海的東邊,是羅馬帝國東西交通要道,海陸貨運的轉運站,因此人口密集,商旅不斷,至為富庶。城內有一個可容兩萬四千人的露天大劇場,還有號稱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亞底米神廟,並有推喇奴講學用的廊院。以弗所人的經濟,文化,宗教活動於此可見一斑。但是以弗所巫術盛行,寫有咒語的書被認為具有消災、醫病、趕鬼的能力,因此有人願意出高價收購。
l          保羅在他第二次宣教旅途回程途中曾經路過以弗所,當時他未多逗留,只留下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在那裡工作(18:19),時間約為公元51-52年。這是保羅第一次訪問以弗所。保羅第二次訪問以弗所是在他第三次宣教旅途時,他在這裡住了三年多,保羅在第三次宣教中建立以弗所教會。
l          場合、目的、主題
n          強調上帝那無法解釋的恩典,以及活出與上帝的恩典、與我們基督徒蒙召相稱之生活的重要性。
n          引領以弗所信徒感謝 神的各種恩賜,從而完全奉獻自己、以表達感恩之心,更是要從他們心中除去對保羅的聖職的任何懷疑。(3:1-4)
n          以弗所信徒本是外邦人,在接受純正的基督教時,並沒有聽過關於猶太教的禮儀及割禮之事。但是那些想要把律法加諸基督徒身上的人卻堅稱,凡未曾受割禮而入教者,仍不算信徒。他們堅持,為受割禮的人不能算是神的子民,並且,信徒必須遵守摩西所定的一切禮儀。
n          約翰‧加爾文說的:「在所有使徒保羅的書信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以弗所書。」這封書信之所以被約翰‧加爾文那麼看重、喜愛,很可能是因為這封書信主要是在探討有關「教會」這個問題。在使徒保羅思想中,教會的元首就是基督,也是基督的身體,二者之間的關係,就如同是夫妻一般(弗521-33)。
l          架構
n          頭三章(一-三)的特色是讚美、禱告和感謝,重心環繞在:上帝對我們那測不透的恩典與憐憫。
n          後三章(四-六)著重在:行事為人當與所蒙的恩相稱。
u        在這三章當中,保羅從直述語氣轉為命令語氣。
u        他從上帝已經在我們身上的恩典作為,轉到我們應該如何回應這樣的恩典。
l          羅馬書、哥林多前書、腓立比書等,使徒保羅寫書信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先稱讚收信的教會信徒,因為他們在信仰上有好的見證。然後才開始進入寫信的主題。但是,以弗所書卻不是這樣,這裡是先來這段讚美上帝奇妙恩典的信仰告白,然後直到第十五節才開始稱讚以弗所教會的信仰見證。
l          風格特色是大量使用冗言法、介詞與分詞片語,以及非常冗長的句子,例如1:3-14以及4:11-16,這每段話在希臘文只是一個句子。
l          1:3-14節的神學、風格及修辭
n          這段經文充滿了大量關於揀選(election)和預定(predestination)的詞彙;它一直以來,是基督教歷史上大辯論的中心。
n          就如 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1:4)
n          1:4為揀選與預定設定好整個的背景,使我們對此有更恰當的觀點。
n          預定是發生在「創立世界以前」,或創造宇宙之前。
n          預定具有道德、或倫理的目的;和樂透彩中獎不一樣。
n          上帝揀選的動機是愛,而且預定的目標是領養,也就是使我們成為上帝的兒女。
n          揀選與預定不是哲學上的議題。
n          預定是根源於充滿慈愛的上帝心中的一種行動,祂希望吸引人與祂進入一種個人的關係。
l          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面同歸於一。(1:10)
n          約翰‧加爾文認為:在基督以外一切都是混亂,但藉著基督,一切都重回軌道,合為一體。這包括天使和世人都是因基督之恩而被重新建立。
n          在第七至十二節中,盧俊義牧師認為使徒保羅將主題放在第十節:「上帝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要完成的計畫就是:要使天上和地上一切被造的都歸屬基督,以他為首。」拯救,是整個宇宙的拯救,不是只有人而已。創世記第三章在描述人犯最後,受懲罰時連帶的是「土地要因你(人)違背命令而受咒詛」(創世記三:17)。相對的,拯救臨到時,不僅僅是人得到拯救,是一切萬物都得到這樣的恩典。因為人如果得到拯救,就可以具有「兒子的名分」,也就可以得到上帝的邀請參與管理一切受造之物。這就是使徒保羅在這裡所說的「要使天上和地上一切被造的都歸屬基督,以他為首」之意。
n          梁望惠老師:以弗所書的中心思想是萬物要在耶穌基督裡同歸於一。以弗所書有名的地方在於保羅的「教會論」。教會原文的意思就是被呼召出來的一群人,教會就是那些在耶穌基督裡蒙救贖、與上帝和睦的人同歸於一的縮影。人類的合一,就是在教會中達成的。如果你體驗過人與人之間的分隔以及它所帶來的摩擦,例如男女,階級,種族,國家等等,可能你就能體會到「同歸於一」和「和好」有多寶貴。但是人類要合一,這個理想要達成談何容易?人有種族、語言、文化等背景的隔閡,經常容易起衝突,這是人類漫長的歷史所證明的。以弗所書最主要在告訴我們,這個理想只有在耶穌基督裡可以達成。可能保羅來到羅馬,看見羅馬帝國的統一和秩序,思想到人類合一的理想,才刺激他寫下以弗所書這樣的著作。
n          上帝的旨意是要在基督裏,使萬有和好與合一;而教會的角色,便是要在有限的範圍內,提供這事的預見或預嚐。
l          第十七節智慧和啟示的靈。主藉著祂的靈賜與我們的恩惠。要注意,聖靈的恩惠並不是天生的。直到主來以前,我們心中的眼睛是盲目的。得到聖靈的啟示與開導,我們才能明白神的聲音。
n          一個人要明白上帝,絕對不是倚靠人自己的能力可以達成的,而是需要上帝的靈的啟示。這就是為甚麼有些人沒有讀過甚麼書,看起來好像很愚蠢的樣子,但是,他對上帝的事卻很明白,信仰很堅定,不會因為遇到挫折就離棄信仰,相反地,是更加堅定對上帝的信靠。這種情況在鄉下、邊遠小村落中的教會裡時常看得到。早期的教會也因為擁有許多這樣的信徒,因此,教會很興旺,因為信徒們對上帝的事明白,雖然在物質生活上很艱困,環境對他們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壓力,可是,他們並沒有因此埋怨上帝,或是離棄上帝的誡命,因為有聖靈的力量與他們同在,啟示他們明白上帝的慈愛。相對的,今天很多信徒受過很好、高深的教育,物質生活也以前的信徒富裕甚多,但是對上帝的事的認識卻是越來越稀薄。原因之一是這些自以為有學問、明白世上事務的人常常犯了一個大毛病,總以為要靠自己的學識、才能來認識上帝。甚少謙卑下來祈求上帝的靈的啟示。
l          第廿一節使徒保羅先提出一個基本信仰認知:耶穌基督是超越所有的一切掌權者、有名字可稱呼者。換句話說,他就是上帝在世上的代表。這樣的觀點在使徒保羅的時代要建立起來確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因為在一般人的眼中,世上的代表就是那些在軍事、政治、經濟上掌有實權的人,尤其是在當時羅馬帝國統治下的人,特別是在外邦人的世界中,要他們把羅馬帝國掌權者皇帝的地位貶低在耶穌基督之下,確實不容易,因為耶穌基督是被羅馬帝國執政者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罪犯」,這種角色的對換確實不是一件易事。
l          盧俊義牧師認為第廿二節可以說是整本以弗所書這書信的中心主題-「基督就是教會的元首」。這一節比較正確的翻譯是:「上帝把基督賜給教會,使他作為教會的元首,而基督是管理所有的一切。」這樣就更清楚了,基督耶穌乃是一切受造的萬有之首,包括教會在內都應該以基督耶穌為元首。使徒保羅這樣的觀念就是將耶穌基督置於最高的位階,就如在第廿一節所說的,耶穌基督是超越一切的存在。這一點也是這本書信的特色,因它是一本在探討教會的本質、教會是甚麼這個主題的書信。
n          約翰‧加爾文因為天主教教宗的擁護者而解釋道,基督既被稱為是唯一的首領,那麼天使和信徒必然只是「身體」的地位;但羅馬天主教卻辯說,除非在世上另有一位首領,教會將會四分五裂。
n          使徒保羅這樣的觀念大大影響了第五世紀以後的教會,也就是後來教會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時,確實在有形的教會組織中,勝過了所有世上掌權的組織。可惜的是,人很軟弱,有了權柄之後就會忘了上帝是誰,也會忘了自己乃是屬於基督的僕人,不但沒有謙卑的心使自己臣服於耶穌基督的教訓,相反的,卻常常扮演上帝的角色,當我們看到教會歷史上有宗教法庭的存在時,就知道那樣的組織乃是個「扮演上帝的角色」的墮落記號。
n          教會是個信仰團體,以信耶穌是上帝所差派到世上來的救主為共同信仰的基礎。換句話說,基督教會就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信仰團契,如果沒有這樣的確信,就不能算是基督的教會。教會不是一般社團,不要把社團的觀念帶進教會裡。
l          關於揀選的基礎與結構的兩個主要觀點。有條件的揀選(亞米念派)、沒有條件的揀選(加爾文派)
l          Calvinism加爾文主義,沒有條件的揀選。
n          上帝揀選的條件不是依據可以從信徒身上預先看見的信心。
n          「揀選」使我們明白神無窮盡的恩典與美善,進而激發我們對神的感謝之心。
n          耶和華─我們列祖的 神啊,你不是天上的 神嗎?你不是萬邦萬國的主宰嗎?在你手中有大能大力,無人能抵擋你。(代下20:6)
u        無人能抵擋上帝。
u        不論人是否悖逆、犯罪或不信,上帝任何事都能做得到。「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21:1
n          這是向全地所定的旨意;這是向萬國所伸出的手。萬軍之耶和華既然定意,誰能廢棄呢?他的手已經伸出,誰能轉回呢?(14:26~27)
u        上帝對全地是有計畫的。
u        祂已經定意的,無人能廢棄,祂已經伸出的手,無人能轉回。
n          自從有日子以來,我就是 神;誰也不能救人脫離我手。我要行事誰能阻止呢?(43:13)
n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6:37)
u        天父的賜予是那些真正到基督面前來的基礎。
n          就如 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1:4)
u        揀選的「時間點」已經表明這是白白給予的,因為受造之前,人有何理由或功德可言。「雙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做出來,只因要顯明 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9:11)
u        「在基督裡」,既在基督裡被揀選,我們本身並無可取之處。
u        「使我們成為聖潔」,是指揀選的直接目的。神的榮耀才是主要目的。人的聖潔、純真、美德都是揀選的果實。人不應該把聖潔的生活和揀選的恩典分開,因為「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8:30)
n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15:16)
u        這裡的上下文比較是談門徒訓練,而不是關於悔改信主,
u        典型猶太人的例子,一個想要研讀妥拉的人必須採取主動,親自去找拉比。
u        耶穌說是祂採取主動來建立與門徒的關係,基本上是祂的意願和祂的恩典才保證了他們的事工得以結出果子。
n          使徒行傳第十三章
u        「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
u        這段經文並不是意指那些人先相信,然後才被指派有永生;而是那些人上帝已經先指定了而後相信。
u        亞米念派的模式似乎在人為何拒絕福音的事情上解釋得很好,而關於為何人會相信福音的原因則屬加爾文派的解釋。
n          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羅8:29
u        加爾文派的傳統認為,預先知道與預先的愛,以及預先的揀選都是同義詞,彼此可以互換。
u        除非上帝藉由祂的聖靈創造出信心,否則不可能可以預先見到任何信心。
n          羅馬書第九章
u        上帝的揀選「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
u        保羅從創世記的族長故事中,找到一些例子說明上帝的揀選是如何在過去的世代中運作的。
u        上帝揀選以撒,而不是以實瑪利。是上帝的能力,而不是人的智慧,使得結果有決定性的不同。
u        上帝揀選雅各,而不揀選以掃。上帝揀選雅各不是因為他身上什麼具有價值之處,而是因為上帝想要這麼做,以便表達出一個事實就是,上帝的憐憫、與祂的揀選,才是在救恩相關事情上的基礎。
u        這樣,我們可說甚麼呢?難道 神有甚麼不公平嗎?斷乎沒有!(9:14)
l          上帝有權利去憐憫那些祂預先選擇要憐憫的人。
l          上帝的做事方法使我們感到震驚,因為在人看來是如此不公平,如果這段經文沒有讓你感到驚訝覺得這是不公平的話,那你就還不真正瞭解羅馬書第九章。
u        出埃及記的故事
l          上帝的旨意比地上有權有勢的統治者,甚至比法老王更具決定性。
l          因為經上有話向法老說:「我將你興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顯我的權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羅9:17)人的意願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u        上帝的揀選就好像窯匠用泥土製作陶器。那塊泥土無法自行決定最後的結果;窯匠才能決定。
l          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裏拿一塊做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做成卑賤的器皿嗎?(羅9:21
l          加爾文派關於預定論觀點的四個優點。
1.        此種觀點更認真地看待人類的罪惡與能力。
n          2:1,我們以前不是靈性軟弱,而是靈性死亡。
n          林前2:14,我們的靈性對真理的盲目,除非聖靈,否則我們永遠見不到福音的真理。
2.        此種觀點使人在傳福音的時候有更大的信心。
n          55:10-11,上帝口中所出的話,決不徒然返回。
n          7:9,上帝的旨意是,在地球上每個民族都有興旺的教會。
n          我們只要忠實地憑著聖靈的能力傳講福音,上帝終會戰勝一切罪惡與抵擋者。
n          福音裡面有上帝的能力並且聖靈的祝福,都能使我們在傳福音時有信心。
3.        此種觀點有個優點,就是可以消除所有人們對於自己得救這個事實的驕傲。
n          3:27,沒有可誇口的。
n          對於上帝的恩典有正確地的認識,可以使我們謙卑,也可以使我們保持謙卑。
4.        此種觀點可以讓信徒對於救恩的確信有更好的根基。
n          如果上帝的旨意在使你進入救恩的這件事上具有決定性,那麼上帝的旨意在保守你在救恩中這件事也將同樣具有決定性。
n          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裏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1:6
l          Arminianism 亞米念主義,有條件的揀選。
n          上帝的揀選是有一些特定的條件。
u        條件根據的基礎就是,預先看見那些聽到福音的人心中有的信心。
u        上帝揀選那些祂預先看見以信心回應福音的人。
u        H. Horton WileyChristian Theology
n          支持這觀點的有亞米念、約翰衛斯理、John Chrysostom、耶柔米(Jerome)等教會領袖,以及今天許多的浸信會,事實上幾乎所有的五旬節教派和靈恩派都代表著這一派的觀點。
n          今日你們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神。(24:15)
u        這聽起來好像是救恩也不是自動發生的。
n          以西結書第三十三章第十一節
u        「以色列家啊,你們轉回,轉回吧!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
u        大部分經文的背景事件是關於當時的世代中以色列百姓質疑上帝的公義。
u        上帝寧願以色列人悔改、轉離他們的道路。
u        以西結的信息整個前提就是說,要回轉是有可能的,仍然有機會。
n          馬可福音第一章第十五節:「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u        你有責任悔改、並相信,沒有人可以替你悔改、替你相信。
u        有關於個人的責任與挑戰,在耶穌公開事奉的一開始就說明了這件事。
n          路加福音第七章第二十七節至三十節
u        「但法利賽人和律法師們沒有受過約翰的洗,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
u        什麼叫做拒絕上帝的旨意?
l          這經文背景顯示出悔改和受洗是上帝對人們的旨意。
l          這裡聽起來上帝的恩典似乎可能被拒絕。
n          約翰福音第三章第十六節
u        「神愛世人」
u        世人包括了被揀選的人,可是在新約聖經中的「世人」,當然涵蓋了這個物質的世界,而且也是人類的世界。
u        上帝的愛不僅僅臨到真正接受福音的人。
u        「祂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u        在永生與聽見福音者之間唯一的隔閡就是不信。
n          使徒行傳第七章第五十一節
u        「你們這硬著頸項、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常時抗拒聖靈!」
u        人們公開明顯地抗拒聖靈。
n          羅馬書第八章二十九節:上帝已經預先知道某些人未來在聽見福音的時候將會相信,因此上帝就揀選那些人得到救恩。
n          以弗所書第一章第四節
u        甚至在任何事物被創造出來以前,上帝可以預先看見某些人,當他們被創造出來之後,會墮落,而當他們聽聞福音時,有些人會相信。
u        上帝揀選那些會相信的人,這一切全都在永恆之中發生了,在時間尚未被創造出來之前。
n          提摩太前書第二章第三節和第四節
u        我們的救主上帝「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
u        如果那是上帝喜悅的,如果所有的人都會得救是祂的旨意;然而很明顯的,並非所有的人實際上都得救了,那麼是誰的意思才會使事情的結果有所不同?
n          彼得前書第一章第一節和第二章
u        彼得寫信給那些「被揀選」已經經歷過救恩的人。
u        新約的作者在使用像揀選和預定論的概念時,他們幾乎都是寫給那些已經相信的人。
l          並不是指對於那些未聽過福音之人的推測。
l          他們試圖給那些已經歸信基督的人,對救恩的基礎有一種更深刻的理解。
u        第二節經文的意思是指上帝預先看見某些人將會接受福音,其基礎是上帝揀選他們會得救。
l          亞米念派關於預定論的神學特點
n          這種觀點與上帝愛世人的愛是不矛盾的,上帝不僅僅愛那些被揀選的人。
u        我們很難想像一位從永恆中便已經選擇拒絕某些人的上帝,還是一位充滿愛的上帝。
u        如果上帝愛所有的人,那麼,上帝應該是對於所有人都是同樣地希望他們得救。
n          這種觀點似乎和上帝希望所有人都悔改的觀點更一致。
n          這種觀點讓上帝看起來比較不那麼專制、不公義。
n          這種觀點更尊重人類的自由選擇權。
n          這種觀點可以避免傳福音的時候不誠懇的問題。
u        如果我們傳福音的時候說假如你悔改信主就會得救,然而事實上上帝早就知道某些人是永遠不會相信的,那傳福音的人不就顯得一點兒沒有誠意了嗎?
u        因為一個人的結局已經銘刻在混凝土裡,表示不能改變了。不管做什麼選擇都不是真正的選擇。
l          分享與討論
n          你體驗過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嗎?如何才能夠破 除隔閡、握手合好?台灣現階段也面臨「不同族群需要凝聚共識」這個課題,依你看,具體可行的方案是什麼?
參考書
1.        約翰.加爾文著,任以撒譯,《以弗所書注釋》。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099月三版。
2.        華神系統神學() 網路課程,第十二課 揀選與預定論,由美國波士頓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所錄製的,授課的老師是約翰.傑佛遜.大衛斯(John Jefferson Davis
3.        華神保羅書信 (2010) 網路課程,第八課 羅馬書(續);歌羅西書及以弗所書基督的超越,宇宙的復和以及基督徒的合一,由美國波士頓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所錄製的,授課的老師是羅伊.凱恩帕(Dr. Roy Ciampa
4.        盧俊義牧師研經園地
5.        成人主日學教材:聖經綜覽班,梁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