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只分享樂事 臉書與教會令哀傷者沮喪

【台灣教會公報 3093 蔡聖欣編譯】
自從臉書等社交媒體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後,各方不斷提醒人們注意這類媒體的負面影響。最新研究顯示,臉書可能會使哀傷的人情緒低落,原因是臉書上所張貼的訊息多半是分享開心、歡樂、或是榮耀的時刻,因此,對於正面臨困境的人們來說,無疑地覺得自己是輸家。
不過,教會何嘗不是如此呢?對於臉書等媒體,若是厭到不舒服,只要關掉電腦,就可以遠離令我們沮喪的原因;但是現今教會似乎是個更大的課題。教會的牧者及長執們,個個看起來那麼光鮮亮麗、那麼成功,每次的崇拜,都有如慶典一般,而每個會友也都是那麼的開心。然而,每個人真的都如表面上的歡喜快樂嗎?
馬太福音54節說道:「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雅各書49節也講到:「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笑變作愁悶。」在教會中,也許需要的是更多的告解,以及更多無法言喻的哀傷所做的禱告。藉著憂傷痛悔,哀痛的人可以看見福音的到來,不是為了歡喜快樂的人們,而是為著那些破碎的心;不是為著已被找到的,乃是為著失落的靈。願我們在神面前,能夠有更多的禱告及痛悔。(資料來源:Christian Post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太6:13)

6:9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6:10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6:11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6:12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6:13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或譯:脫離惡者)。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有古卷沒有因為……阿們等字)!
天主教和大部分現代基督教聖經都刪去禱文這最後一句,因為許多古卷都沒有。可是,這句頌讚卻是整篇禱文的完美結束,並且為許多經卷所記錄下來。如約翰加爾文所言:「這句不但軟化我們的心朝向神的榮耀……而且也告訴我們,一切的禱告都當單單根據神。[1]
與其說它是一句禱告詞,不如說它是一句頌讚詞來得更為恰當,這是用在當禱告結束時是獻給上帝的讚美。這個「讚美」的詞句,在主所教導的祈禱文之結束出現是用來答覆一個問題,那就是「基督徒怎麼有那麼大的勇氣和信心,向上帝祈求上述的內容呢?(上帝的國真的能降臨嗎?上帝的旨意怎能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呢?上帝真能賜阮日用的飲食嗎?上帝真能幫助阮勝過一切的誘惑嗎?阮憑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和信心而如此禱告呢?)」這句禱詞回答我們:「我之所以有信心上帝必然成就我的禱告,是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上帝的。
l          那權力、尊榮、能力,乃是屬於上帝,耶穌基督教我們稱呼祂為我們的天父。[2]
l          我們信仰的核心
n          上帝是掌管歷史的主宰。
n          上帝擁有天上、地下所有一切的權柄和能力。
n          因此我有信心,我深信上帝必然「肯」垂聽,也一定「會」成就,祂所喜悅的禱告。
如果「一切全是上帝的」,我們應該有四種具體的回應。
四種具體的回應
l          所以我們應該信任上帝
n          對全能的上帝產生無限的信任的心,會影響我們的一切思想、行為,態度和動機,使我們活的更喜樂
n          那麼我們對於目前環境中的不如意或不公平的遭遇;必然能處泰然了。
u        例子:舊約創世紀約瑟的一生。
《創世記》中的約瑟是父親雅各最寵愛的妻子拉結所出的驕兒,可是年幼喪母,雖年紀在十一兄弟中排行最小,其正直的性格卻與眾兄迥異。父親賜他彩衣,其實是要他扮演長子的角色,他對是非黑白的價值觀看得很重,常把哥哥們的惡行稟報父親,結果為眾兄所妒,被賣到異邦埃及,而且一去十三年,其中的辛酸實不足為外人道。最使人感動的是堅決拒絕犯罪的誘惑─他身為奴隸,主母看中了他,天天以目送情勾引他,血氣方剛的約瑟,竟斷然的拒絕了主母,對她說:「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神呢?」(創三十九9[3]
照說他已有足夠的理由變壞、變狠、變惡、報復,或自殺、自毀、一事無成、吸毒、濫交、一生責怨他人、以恨為生活中心……在現代,出色的律師加上心理學家的分析,他甚至可以合法殺人了。

但約瑟沒有!

不是因為他特別堅強或感情麻木,不是他不以受虐為苦:《創世記》記載約瑟重遇哥哥們後,屢次痛哭;一家團圓的多年後(雅各死後),他仍未能平心靜氣的面對這事,仍會為此哭;可見他的創傷有多深、痛、大,可見他的苦水有多滿,可見他苦了有多少年,甚或可說《創世記》的記載完畢後,他的傷口仍未完全癒合!
約瑟卻從沒放棄人生,亦未因此停步、卻步,因為他有一份「童年產業」。在他幼年無知時,他已知神揀選了他!神有一個偉大的計劃給他!他要成就神的國!
正是捉緊這一點,捉緊這一份童年時、神親自預告他的「產業」,約瑟仲遭遇虐待、誣蔑、下獄等等慘痛經歷,即便在他無可奈可、不能作為之時,他仍有盼望,知道自己最終的結局。[4]
u        例子:掃羅用盡方法要殺害大衛。新約的希律王得知耶穌降生,想盡辦法計謀殺害耶穌。
撒上二十四章,掃羅追殺大衛至隱基底的曠野,掃羅進洞大解,大衛和跟隨的人正藏在洞的深處。跟隨的人建議大衛殺掃羅,但大衛拒絕試探,不敢動自己的手背叛權柄。(17。)大衛既被神所膏,說起王位來,大衛是站在神的計畫和旨意的地位上,誰能抵擋他作王呢?那麼大衛幫助自己作王有何不可?這是幫神的忙而成功神的旨意,豈不是正好麼?但是大衛深深感覺,這事不能作。他若是殺死掃羅,那就是背叛神的權柄,因為神的膏油還在掃羅身上。掃羅雖然被棄,仍是神的受膏者,仍是神所設立的。[5]

n          有勇氣將我們明白計劃和一生的方向交託給上帝,祈求並信靠祂的引導
u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37:5)
u        馬丁路德有一次在極愁苦的時候,他的妻子穿著一身孝衣。路得問:「妳為誰穿孝?」妻答道:「上帝死了!」路得嚴肅的回答:「上帝怎麼會死?」妻答道:「上帝若不會死,那你為何如此憂愁呢?」
n          我們能享受到因為信任上帝而得的喜樂和平安。
l          所以我們可以祈求上帝
n          虔敬的禱告生活會影響我們的一切思想、行為、態度和動機,使我們活的更有智慧
n          我們禱告不是向空氣說話而是與全能的上帝交談。
n          雅各特別強調禱告生活的重要性,「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4:2
u        「為何我生活沒有喜樂?」「為什麼我的家庭常常成為戰場?」「為何我書讀的不好?」「為什麼……」上帝的回答是「因為你們不求」。
n          蒙受上帝垂聽的禱告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信心。信心的祈禱不是懷疑上帝「能不能?」而是問上帝「肯不肯?」相信「上帝能作人所不能作的事」這種信心禱告才會有果效。信心不是靠環境、不憑眼見、而是絕對相信上帝「能」作人所不能作的事。信心所依靠的不是信心本身。而所依靠的乃全能的上帝。
n          然而憑信心祈禱並不是鼓勵我們不盡本份而只是全部讓上帝去作。「信心與本份」不但不矛盾,而且是蒙恩的要素。不盡本份而說信心不是真信心,我們可以這麼說:「有計劃而不禱告是驕傲,有禱告而不計劃是個懶惰」,如果驕傲是一種罪,那麼懶惰也是一種罪。
n          假如學生平常不用功,不盡讀書的本份而考前兩天禁食禱告,懇求上帝賜他六十分及格(並不貪心),你想這位全能、全知而公義的上帝「肯」垂聽嗎?「該」垂聽嗎?我們深信公義的上帝不會幫助一個懶惰不肯努力盡本份的人。我們需要禱告,要有信心、也要盡本份。
n          多禱告多有能力、少禱告少有能力、不禱告沒有能力!除非我們所信的上帝是假神,不然我們就不可以只倚靠自己、不倚靠上帝。
n          藉著持續的禱告生活、勤讀聖經、順從聖靈,而獲得生活的智慧和能力。使徒保羅深深認識到靠著自己行步出善來,只有依靠聖靈,才能結出美好的果子。
「我也知道,在我裏面,就是在我的本性裏面,沒有良善。因為,我有行善的意願,卻沒有行善的能力。我所願意的善,我偏不去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反而去做。」(7:18~19)
「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5:16~25)
l          所以我們必須傳揚上帝
n          我們當懇切的心志、不灰心、且真誠的請人認識這位宇宙中唯一的真神—上帝。
n          懂得以關懷親人的靈魂,邀請他們歸主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
n          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人的得救完全出於 神的揀選。
u        「無論是希臘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因為 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1:14~17)
u        「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4~5)
l          所以我們必須榮耀上帝[6]
基督教的世界觀不是二元論。這世界不分物質、精神都是上帝美好的創造。上帝不但創造、攝理(管理),更施行拯救,且有完全的計畫。所有人不論在暫態中是否認識 神,都在 神永恆的計畫中。因此人需要在自己的責任上,來積極地回應上帝的恩典。
聖經基礎
首先,聖經描述的上帝是工作的神。[7]其次,按舊約創世記的記載,工作乃是人存在於世的一種基本形式。[8]在創世記二章15節,神差遣人去耕種和看守伊甸園。這一節的聖經用了db;['一詞,乃與事奉、敬拜乃同一字眼。故此,工作本身的意思是敬拜,意味著工作乃是對神的事奉。[9]這觀念亦是宗教改革者工作觀的最核心基礎,創世記二章15節亦是加爾文對工作之釋經的重點。[10]

歷史背景
在宗教改革之前夕,屬靈屬世的二分化已經深入民心。[11]屬靈的事情包括了默觀和靜修的操練,人應該盡其所能來追求;相反,所有日常事務,並不令人增加其靈魂的操練之事皆為屬世,人應該束之高閣。因此,工作被視為低等和世俗的事情,被視為咒詛。唯有毋需工作的人才享有真正幸福,因為這等人可以專注於追求屬靈的事。這些觀念後來更發展至中世紀大行其道的修道風氣,[12]亦直接導致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分隔,神職人員甚至在社會上形成一個特殊的階級。[13]
為了對應這個問題,馬丁路德對職業已經發表了其獨特而跨時代的看法。
n          馬丁路德提出了「信徒皆祭司」的觀念,所指的不是職份,而是祭司的聖潔意識,亦即工作的聖化。[14]
他給予每天的世上活動一個宗教意義:即是指滿足世上的職責乃是至高的道德行為。[15]他認為工作乃是來自上帝的召命。[16]他這樣說︰
n          「上帝應許的惟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們以苦修的禁慾主義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個人在現世所處地位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人的天職(calling)。」[17]
雖然馬丁路德已經為此難題定案,然而,其中卻有不少較為含糊的看法。

主題內容
加爾文強烈地反對屬靈屬世二分的觀點,故此在工作的觀點上繼承著路德所建立的基礎上繼續往上建構。[18]
n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認為「職業」這個詞,含有呼召(calling)的意思;[19]
n          所謂「呼召」,乃是指上帝用祂的手指頭指向某一個人說︰「我要你如此如此的生活。」[20]
所有的人都可以找到神在他身上所預定的工作召命。[21]

思考、分享:
l          你為了邀請親友信主,你肯為他們犧牲什麼呢?
l          一個壞行為的傳福音者,會不會讓這福音失效?[22]
「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這一等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1:15~18)
    保羅依然歡喜福音終究被傳開,但身為傳福音者,我們千萬要求聖靈光照自己的動機。



[3] 黃建輝著:<學效約瑟造就正直品格>,《傳書201010月號》,(19-6-201117:00),下載自http://www.ccmhk.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6043&Pid=16&Version=107&Cid=37&Charset=big5_hkscs
[4] Bara Lee<約瑟的「童年產業」>(19-6-201117:00),下載自http://bible.fhl.net/writer/writer99.html
[5] 倪柝聲:<大衛對權柄的認識>,《教會的正統、權柄與順服》,(19-6-201117:00),下載自http://www.lsmchinese.org/big5/07online_reading/nee/read.asp?no=3-01-12
[6]吳健暉著:<加爾文的工作觀>(19-6-201117:00),下載自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NgKF1/CalvinOnVocation.htm#_ftnref28
[7]聖經不像其他古代的宗教作品,認為創造的工作不合乎至高者的身分,聖經卻不以神是一位工作者為可恥。上帝用材料作工,正像陶匠用泥作器皿(45:9)。胚胎在母腹中成長的複雜過程,以及廣大穹蒼的鋪張都顯示祂高度的技巧(139:13-1619:1)。事實上,所有受造之物,都見證著神的智慧和技巧(104:24)。參<聖經對工作的觀點>(21-10-04 10:20am),下載自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theology/biblical_view_of_ work.html
[8]其特性主要有二︰首先,人是按神的形像造成(創一26),可以參與神較廣義的創世計畫,他們的使命就是利用神賜給他們的恩賜,去看守和管理神所造的萬物。第二,因著人的墮落(Fall),工作便必定會使人勞累;人反叛神而招致的咒詛(創三17),是叫人必須「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創三19)。這就是舊約有關工作的兩個主題。參Cook E.D.<Work工作>,《當代神學辭典》,(台北:校園,1997)
[9]楊世禮:《為誰辛苦為誰忙—基督徒工作觀的探討》,頁9
[10]從加爾文對此節聖經的重視及釋經,可以觀察到加爾文常常重覆一個論點,就是神創造人類原是為了工作。參Ian Hart, The Teaching of Luther and Calvin about Ordinary Work: 2. John Calvin(1509-1564), Evangelical Quarterly 67 (1995) 2, p121-2.
[11]這可追溯至公元第二世紀活躍於基督教內部諾斯底主義之思想,諾斯底主義的基本信念是︰「這個宇宙無可救藥,人應該拒絕它。」參奧爾森著,吳瑞誠、徐成德譯︰《神學的故事》,(台灣︰校園,2002),頁42-43。亦可見得這是與柏拉圖主義的二元論之「賤物質﹙包括肉體﹚,重靈魂」的世界觀很有關係,參梁家麟:《基督教會史略:改變教會的十人十事》,頁135
[12]在修道主義萌芽的階段,不少人願意捨棄世界、進入苦修生活,他們均是以單純的心,按聖經的教導開始。其中一位表表者就是沙漠之父安東尼﹙AntonyAD251-356﹚。他某次於教會中,聽到講員談及馬太福音中:「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太1921﹚」,該段經文深深感動了他,於是他立刻賣掉一切財產,到鄰邊的村莊,追隨一位終生專心祈禱的長者,過著隱修士般的生活。漸漸地,他完全離開了人群,往沙漠而去。參Dr. James Houston著:<教會歷代屬靈神學傳統﹙二﹚:沙漠之父的修道生活>,頁23
[13]參吳新豪著︰《天主教禮發展史》,(香港︰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及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94),頁21-22
[14]這成為日後更正教的一個重心教義。馬丁路德認為人人都是祭司,只視乎我們的內心是否以信心來回應神的召命。神的旨意就是我們的召命,祂在各人身上有祂的作為和背後的安排,並且安放人在不同的崗位上事奉祂。參Max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London:Unwin Paperbacks, 1985), p80.
[15]這成為日後更正教的一個重心教義。馬丁路德認為人人都是祭司,只視乎我們的內心是否以信心來回應神的召命。神的旨意就是我們的召命,祂在各人身上有祂的作為和背後的安排,並且安放人在不同的崗位上事奉祂。參Max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London:Unwin Paperbacks, 1985), p80.
[16]楊慶球︰《馬丁路德神學研究》,(香港︰基道,2002),頁78
[17] Max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p59.
[18]Ian Hart, The Teaching of Luther and Calvin about Ordinary Work: 2. John Calvin(1509-1564), p135.
[19]雖然「呼召」或「召命」(calling)的觀點,是由馬丁路德首先提出,但加爾文卻有更強烈的看法,加爾文認為信徒的召命就是要在一生中每一個行動都要加以把握,將召命實踐在生活之中。參林鴻信著︰《加爾文神學》,(台北︰校園,2004),頁265
[20]威廉.艾恩(William C.Innes)著,趙心瑜譯︰<加爾文的經濟神學思想──職業無分聖俗>(25-10-0410:23pm),下載自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theology/calvin_on_career.html
[21]Ian Hart, The Teaching of Luther and Calvin about Ordinary Work: 2. John Calvin(1509-1564), p124.
[22] <一個壞行為的傳福音者,會不會讓這福音失效?──基督教小小羊園地>(19-6-201117:00),下載自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1265647.html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中山教會司會公禱詞20110605

阮在天上的父,祢是至尊至大,阮著謳咾祢的聖名。阮謙卑求主赦免阮的罪,憐憫阮因為罪造成與上帝、與人之間的隔離。求祢幫助阮在耶穌基督裡面得到稱義、得到恢復。
這一個禮拜,台灣這塊島嶼爆發真大的食品危機,許多食品因為不法的商人將塑化劑參在起雲劑裡面,都遭受污染。因為這當中實在有真大的利益。所影響的層面實在真大。
使徒保羅在灌奠、過世到期所寫給提摩太的批當中講到佇諸個路尾的日有危險的時欲到。因為人欲顧家己、貪財、誇口、驕傲、謗瀆、悖逆父母、忘恩、無聖潔、不情、背約、誹謗、無家己約束、殘忍、怨恨好、奸詭、執癖,(月丰)風,愛快樂卡過頭佇疼上帝。
在這末世,罪惡全面滲透,人和人之間,人和上帝中間,也都被罪惡拆離。雖然阮因為罪,誤用主所賞賜的恩賜,但是阮感謝主的恩典,是祢讓這大的犯罪在適當的時機被發現。人的心佇耶和華的手中,親像水溝照伊的所愛破互伊流。阮相信上帝是歷史的主宰,不管阮人目前是不是認識祢,萬項事都是照主的旨意來行。
這次的事件,要不是檢查員多做很多,不知何時才能發現這不法、不道德的歹行。當然阮基督徒應當在各行業各階層盡本分,甚至要做超過阮本分的額。蒙恩受召的基督徒,應該有與福音相速配的好行為。因為阮是上帝所做成的,受創造佇耶穌基督;來行好事,就是上帝代先備辦的欲互阮行伊。阮謙卑懇求主領導執政的政府,幫助他們行公義,好憐憫,有謙卑的心來服務人民。在一個良善的社會,基督的福音更加廣傳。
阮再一次為了中山教會獻上感謝。感謝主的僕人洪淑雯傳道在這服事主,也感謝主的恩典滿滿,差派林增坤牧師在下個月正式來到中山教會牧養阮。求主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祝福兩位牧者以及他們全家。
求主祝福阮拜三的祈禱會成為信徒的幫助。幫助阮更加渴慕主的話,透過教育組推動的讀經以及主日學課程,聖神在阮內面幫助阮更加順服聖神的帶領,有決心及行動力來查考聖經,成為阮靈命的米糧,靈命得以成長。
兒童夏令營已經有超過50位的小朋友報名,阮獻上感謝。求主保守即將到來的暑假期間兒童夏令營、合唱團、和下星期聖歌隊、比翼團契出外的活動都可以蒙主恩待。
主祢聖神醫治的氣力和我們同在,喜樂的心在我們裡面跳動,讓我們在全人、家庭、工作、教會各方面與神與人都有合宜的關係。
求主恩待蔡牧師,透過他所帶來的信息,互阮靈命得到勇健,成作主的活石,互相成全,起造教會。阮這呢懇求祈禱都是奉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從提摩太前後書與提多書談給予年輕領袖的面對事奉困難之指引


保羅強調教會的責任是普世性的,要為萬人禱告,神願意萬人得救,耶穌自己作萬人的贖價,保羅自己作外邦人的師傅。[1]保羅提及「示瑪」[2],強調上帝是眾人的上帝,不只是一國的神。[3]但是這並非是說人人皆得救是祂不能改變的目的和心意。因為,人可以抗拒祂的旨意。[4]另一方面,聖經的確在舊約和新約,都教導有關神的揀選。[5]聖經提到撿選,通常是為了叫我們謙卑,因為我們在得救的事上一無可誇。也要讓我們確知祂的慈愛不會離開我們,或是為了激動我們的心,叫我們確信神揀選亞伯拉罕,是為了藉著他去祝福地上的所有家庭。[6]關於普世性的賜與及有限的揀選,聖經中無論哪一處,我們都會見到這種矛盾:人的掌權及人的責任;我們確信這矛盾的兩部分都是真確的,同時也謙卑承認,在現今我們有限的心智實在無法解決這些問題。[7]因此教會要意識到世界的需要,要在禱告中懷抱世界。更要為不信的國家以及領袖禱告,這樣叫我們能平安度日,傳福音的工作也可以毫無阻攔地進行。[8]此外,還要加上感恩,為一個好政府所帶來的祝福而感謝。
公眾拜中的男女角色的討論[9],尤其是提前2:11~15,可能是教牧書信中,最具爭議性的經文。巴刻(J. I. Packer)說到:「男女的關係在本質上是不可以調換的……這是創造實體的一部分,是一個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改變的事實。當然,救贖也不能改變這項事實。因為恩典是要恢復本性,而不是抹殺本性。[10]要解釋這段經文,斯托得(John R. W. Stott)相信,最有效的處理分法,是以文化轉移的原則來解釋。「文化轉移」的精神是我們要在聖經裡區別神的主要啟示(這是永恆不變的)以及它的文化表現(這是容易改變的)[11]
保羅在第1112節給了女人兩個吩咐,分成積極(11)與消極(12)兩方面。我們可以看成兩個關係:「教導—沉靜」及「權柄順服」。在神的旨意中,女人「順服」男人的「權柄」,是一個超越時空及文化的原則。[12]然而權柄」不是指「決定權」,而是關愛的、自我犧牲的、富有愛心的、叫人得釋放的。[13]順服」原文重在「服」,而不是重在「順」;「服」是指內心甘願服在神的安排底下,而「順」是指外面行動上的順從;「順」而不「服」,就不是聖經裏的順服。[14]我們知道在目前的世代,沉靜並不是順服的必要元素,女人教導男人,也不表示女人要轄管男人。所以「教導—沉靜」這關係是源於文化根源,在不同文化可以有不同方式表現。其實,保羅的訓令在當代來說,已是一種開明的表現,因為猶太拉比從不鼓勵猶太婦女在聚會中學習。[15]至於女人是否可以被按立為牧師,要看我們如何理解教牧領導本質。從馬可福音10:43來理解的話,如果女人以謙卑服事人的心志,是可以做教會領袖的。
教會中需要有牧者的看顧,這是神對祂子民的心意。[16]為牧師ㄧ職“選拔”候選人時,需要考慮三個必要條件:「神的呼召、內在心志及信念,以及教會謹慎的甄選。[17]以下更詳細討論教牧書信中所謂的「謹慎的甄選」應該包含哪些。
保羅說作監督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18]。意思是排拒所有對婚姻不忠的人,或是解釋成任何一位想要擔任牧職的人,必須是一個在道德上無可指摘的人,一個完全真誠、忠於婚約誓言的人。[19]考慮聖經上容許的離婚情形[20],斯托得認為對於那些要在言行上做榜樣的牧師,要給予較高的標準。[21]至於寡婦及鰥夫,聖經是容許再婚的[22],然而禁止喪偶的牧師再婚的教導,與假師傅禁止嫁娶的言論一樣危險。[23]
基督徒要能自我管束,也就是聖靈的果子之一的「節制」[24]。「有節制」意即頭腦清醒,及有自制力。[25]「自守」強調自制中那份聰穎及富心思的素質。[26]基督徒領袖更應該有愛心與善行來樂意接待遠人[27]但基督徒切記不可高調行善,希望獲得眾人的稱讚。基督徒也不可以用高調行善來激勵別人行善,因為這是作惡以成善,是上帝禁止的。[28]。基督徒如此,教會領袖更應如此。
關於喝酒,聖經有很多基督徒可以喝酒的例子[29],但也處處都指出醉酒[30]、好喝酒[31]是愚蠢又不當的。聖經也有許多因酒誤事的記載,例如,挪亞因醉酒赤身而睡[32],羅得因醉酒而與自己的女兒行淫[33]。華人在喜慶場合,最喜歡勸酒、鬥酒、或自己逞英雄亂喝一通,這都是無意義的事。[34]教會領袖要極力避免之。
牧師的本質上就是教師。[35]同樣長老或監督也必須是善於教導。[36]教導是一種屬靈的恩賜,這種事奉是很大的特權。但同時也滿載危機。教導別人的老師,不能以不清楚自己的課程為藉口。而且虛假會大大觸怒人,會成為別人信心的絆腳石。完全真誠的人,帶有一種令人著迷的奇特能力。滿有能力的信息不是出自講台,而是出自十字架。[37]不像假師傅自高自大、專好問難、爭辯言詞。真正的基督徒教師最大的特點就是溫柔、仁慈、謙讓,這也是主耶穌一項顯著的特質。
對於金錢的態度,耶穌教導我們必須在上帝與瑪門當中擇一,因為人不能同時事奉兩個主。[38]保羅說貪財是萬惡的根源[39]也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40]但對於會友(含長老、執事)承包教會事工,除非免費或低廉很多,否則,只要收取的費用是一般行情或只是稍低一些,那麼,教會必須將承包的會友視為一般工人,而非聖工服事!那麼,教會就必須比照一般社會方式妥善進行評比篩選。[41]
保羅將牧師的家庭和神的教會做比較,一個已婚的牧師蒙召成為兩個家庭的領袖,即他自己的家及上帝的家。如果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家庭,就不能看顧神的家。祭司以利仍是我們最佳的警惕。[42]實際的問題上,傳道人常因為講道、開會、探訪會友,而無暇教導自己的兒女。若不懂得在這當中分配時間,不但對家庭是不公平的,而且一但家庭關係出現裂痕,會友就不會原諒了。[43]
初入教的不可作監督[44],因為初入教者對真理的認識未能全面,而屬靈的驕傲經常出現在只對事奉表面的了解。監督也必須在教外有好名聲,恐怕被人毀謗,落在魔鬼的網羅裏。[45]總括來說,甄選監督時不單考慮那人的素質和恩賜,還有的是魔鬼的存在,不稱職的監督,必定為教會製造破口,成為魔鬼攻擊教會的機會。[46]以上就是教會甄選牧師應該有的謹慎態度。
對於地方教會的領袖,保羅分兩個面向討論:第一,如何分辨、揭露假教訓[47]:第二,如何高舉、固守真道[48]。當時代的假教訓包含提倡猶太割禮、守律法[49],以及初期的諾斯底主義[50]。對當今世代,我們要多注意成功神學、信心運動、積極思想這類邪術,都是彼此相關,而且都可以追溯到同樣的根源。[51]保證繁盛與進步的觀念,與新約聖經裡的許多章節不相容(例如 路6:20~26 9:23f; 14:26ff)。這些經文傳達了「十架神學」的重要性,若沒有它,基督教就會變膚淺與虛妄。[52]
教會領袖要清楚自己所擁有的權柄,即次於聖經,也次於使徒保羅的[53]。要運用恩賜,使眾人看出我們的長進。領袖們應該以尊敬、愛護和溫柔的心去對待長者,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同輩,以節制及清潔的心去對待異性,以愛心去對待所有人。[54]
保羅在離世被澆奠前的最後囑咐有三方面。第一[55],無論環境如何,要專一傳道,傳道的心志不可改變。我們要有受苦心志,只能按照聖經,討主喜悅來傳講神的話,而不是討人的喜悅。第二[56],存盼望的心等待主的顯現。在末世時代,世界越瘋狂,人心越剛硬,做主工的人越要有自制力,更要嚴肅地審視實際情況,重新部署,為主作工。第三[57],就算所有人都離棄我們,主也必不叫我們失望。因此在任何景況下,我們也不能叫主失望。
最後保羅說他已經竭盡所能地參加這場比賽,是勝是敗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盡全力來參與。回首前塵,昔日所信的道,所交付持守的道,都守住了。這也是我們見主面時盼望能說的一句話。[58]

參考書目及資料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1
斯托得著;魏啟源、劉良淑合譯。《當代講道藝術》。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6
楊牧谷著。《得救、長與事奉——牧書信淺釋》。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9
張永信著。《教牧書信注釋》。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1996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http://blog.roodo.com/yml
黃迦勒著。《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提摩太前書註解》。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54%201Tim/54index-T.htm
呂一中 2009.09.13《不一樣的福音》—成功神學http://www.fhl.net/main/lu/lu4.html



[1] 提前2:1~7
[2] 6:4
[3] 提前2:3~6;華神保羅書信(2010)網路課程,第十課教牧書信,由美國波士頓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所錄製的,授課的老師是羅伊.凱恩帕(Dr. Roy Ciampa)。
[4] 例如:太23:37;路7:30;約5:40;徒7:51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96
[5] 4:37;約15:16
[6]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95
[7]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97
[8] 提前 2:2
[9] 提前 2:8~15
[10]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12
[11]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13
[12]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15
[13] 同上
[15] 張永信著。《教牧書信注釋》。p.150
[16]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33
[17]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37
[18] 提前3:2
[19]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40
[20] 5:31~3219:9;林前7:12及下。
[21]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30
[22] 7:1及下;林後7:39
[23]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40
[24] 5:23
[25] 張永信著。《教牧書信注釋》。p.176
[26] 張永信著。《教牧書信注釋》。p.177
[27] 提前5:10;多1:8
[28] 基督徒可以高調行善嗎?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15383149.html
[30] 5:18
[31] 提前3:8
[32] 9:21~23
[33] 19:33~36
[34] 楊牧谷著。《得救、長與事奉——牧書信淺釋》。p.68
[35] 提前3:2 一個有能力的教師(NRSV)
[36] 1:9
[37] 斯托得著;魏啟源、劉良淑合譯。《當代講道藝術》。p.254~257
[38] 6:24;路16:13
[39] 提前6:10a
[40] 提前5:18
[41] 非傳道人做教會聖工,可以領取金錢報酬嗎?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15669835.html
[42] 撒上3:13
[43] 楊牧谷著。《得救、長與事奉——牧書信淺釋》。p.71~72
[44] 提前3:6a
[45] 提前3:7
[46] 張永信。《教牧書信注釋》。p.183
[48] 提前4:11~5:2
[49] 5:1~6:10
[50] 西 2:8~9182023
[51] 成功神學。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9105657.html
[52] 呂一中 2009.09.13《不一樣的福音》—成功神學http://www.fhl.net/main/lu/lu4.html
[53]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81
[54] 斯托得著;黃元林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p.186
[55] 提後 4:1~6
[56] 提後 4:7~15
[57] 提後 4:16~22
[58] 楊牧谷著。《得救、長與事奉——牧書信淺釋》。p.18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