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美麗的力量


2011/2/1星期二和兩小一起去台北花博逛了一整天,這是個已經答應許久的承諾,一直到了這一天才兌現。筆者以一個消費者的立場來看,如果以150元的預售票來算,花博真是划算(當然門票300元算貴了些)!尤其我覺得裡面的飲食並不會比外面貴,而且在同一個地方可以吃到台灣各地的小吃,真不賴。對於花博的標語(slogan)Flower Power」或是「美麗的力量」,我總覺得很有意思。
花卉博覽會的主題當然是「花」,而花的生命週期是短暫的,但其華麗可以從這一節聖經得知:「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6:29)如果我們試著來定義美麗,我們都認為我們知道它是什麼,但難以給一個抽象表述。即美麗是寓於觀者的心中。[1]筆者也許能舉例說明什麼是美麗的:一個嬰孩、鑽石、日落、花朵都是美麗的。這些美麗雖然不可量化,不言可喻,但共同擁有的是什麼?有生命的、無生命的、大的、小的、彩色的?所以筆者認為有如此的東西,一個稱為「人性」的一般概念,反映在人的裡面。我們都反映出這個一般概念。
筆者不確定其他的動物會不會欣賞花朵,但我還沒遇到某人會覺得所有的花朵都不美麗。這美麗是一種吸引,一種共鳴,但這美麗卻不是目的。如同一株植物的每一部分都有其功能,而「花」存在的目的是傳宗接代。以花博主題曲的歌詞看來,的確可以了解「美麗的力量」這句slogan,歌詞創作者想要表達花朵的希望之美。

花 落在水中 是思念
飄在空中 是希望
臥在手中 則是幸福與愛

美麗的力量 乘著花朵的翅膀
大地微笑遊樂園 想愛就愛 隨著微風揚

種子親吻陽光 希望在心中發芽
讓愛繽紛好不好 
綻放中 蝴蝶種下芬芳

呼吸 擁綠葉新枝芽 美麗的力量

花是一種自然界物質的美麗,然而地上最美麗莫過於「友情的愛」、「親情的愛」與「夫妻間的愛情」,這是人類至善至美,千古流傳的高尚情操。當這人間至善之愛與十字架的道路相違背時,聖經怎麼說呢?路加福音14:25-27章記載主耶穌提醒跟隨他的群眾作門徒的代價。
14:25 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
14:26 「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愛我勝過愛: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14:27 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摩根(G. Campbell Morgan 1863-1945)解釋這段經文時說到:「人常常會在美麗的事物,和對耶穌基督的忠心之間有衝突。人類的生命中,沒有甚麼比對父母的愛,對妻子的愛,對兒女的愛,對弟兄姐妹的愛更善更美的了;但這些美麗的事卻常常可能威脅到我們對主的忠心。」
撇開經文字辭語的解釋,我能在網路上找到此段經文的解經[2]幾乎都一致同意,即使有片刻的時間,我們最高的屬世之愛和基督的呼召有了衝突,我們只有一個法子去行,就是跨越過我們自己的心,毫無妥協,毫無疑問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成為主的門徒去跟隨他。摩根繼續解經到:「主從未說過,作基督徒是件容易的事。我們的資訊是錯誤的,我們宣告作門徒很容易,結果卻沒有達成神交給我們的使命。我相信,我們的失敗是在於我們向年輕人介紹基督時,將我們的信仰渲染成一個得到快樂生活的秘訣。如果我們能像耶穌一樣,介紹基督教是一種改革的運動,我們就能更成功地得著年輕人。從頭至尾,基督教信仰中最重要的就是十字架。」
對於解釋耶穌這些話(14:25-27)極端的一邊是「重洗派的傳統(Anabaptist tradition)。重洗派是改革宗的基督徒,他們認為馬丁路德和加爾文在改革方面做得還不夠,並且有太多的妥協了。重洗派拒絕嬰兒洗禮和政治方面的參與。他們照字面接受耶穌的這些話。因為在一般的社會中無法做到這些要求,他們便根據這些原則建立起他們自己的社群。」[3]
在此筆者傾向參考卡森(D. A. Carson)對於耶穌教誨的一些原則把握。「我想,我們又一次絆倒在一個模式上,我們在其他地方已經注意到它。耶穌有以絕對的口氣來講道的習慣,即使祂是在講述相當特定的情況。除非把這一點考慮在內,否則,我們可能會忽視或者歪曲祂在別處就同樣主題、卻是在不同的情況下所說的話。換一種說法:耶穌在大部分的教訓中,都考慮到特定的關係。祂的教訓從來沒有系統神學的氣味。這種神學無疑是一種正統的訓練:但是,如果神學在其研究過程中,過早地把耶穌的某個特定的教訓系統化,它可能會犯下一個毛病,就是忽視了耶穌其他相關的教訓。它也可能取消那個特定經文段落中所隱含的限制,這限制是由耶穌在同一個段落中所使用的關係模式帶來的。」[4]以下列出一些比較相對的經文來調和(14:25-27)的教導。
「如果有人不照顧親戚,尤其是自己家裏的人,他就是背棄信仰,比不信的人還要壞。」(提前5:8)
「立志安份守己,親手做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正像我們從前勸導你們的,好使你們得到非信徒的尊敬,也用不著倚賴別人的供給。」(帖前4:11-12)
筆者認為不妨採用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回答:「聖經說:『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帝所說的每一句話。』」(4:4,4:4,8:3)來提醒自己,耶穌並不是要否定食物的必要,同樣,「人不單是為著生存而生存,而是為神的旨意而活。」[5]。因此,就如同花朵懷抱著希望的美麗,使徒保羅因著基督耶穌已經先贏得了他,就「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3:13)。耶穌基督更「不在十字架前退縮;相反地,為了那等待著他的喜樂,他不把死在十字架上的羞辱當作一回事(12:2)使徒保羅和耶穌都至寶貝天上的喜樂[6],筆者更應該因著天上的至美來渴慕順服,這樣奔跑才不致厭倦。20110213
 


[1]華神系統神學()(2010)網路課程,第五課-罪的狀態和罪的後果,由美國波士頓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所錄製的,授課的老師是David Falconer Wells
[2]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路加福音註解》、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王國顯《配得那世界的人──路加福音讀經札記》、《摩根解經叢書》、康來昌查經查詢系統
[3]華神系統神學()(2010)網路課程,第七課-釋經學,由美國波士頓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所錄製的,授課的老師是John Jefferson Davis
[4]卡森(D. A. Carson)著,主耶穌與神的國度:馬太福音第五至七章(The Sermon on the Mount: An Evangelical Exposition of Matthew 5~7)(何劉玲譯,美國麥種傳道會,2003)99-100
[5]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馬太福音註解》
[6] 周功和,《40週年教牧研習:教會建造的神學反思》,2010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把最好的獻給上帝

今年是大年初一回太太娘家,雖然住的很近,而且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回去一次,但還是要照例去叨擾一頓豐盛的晚餐。酒足飯飽之後,小舅子拿出了珍藏的GODIVA巧克力請大家吃。算一算一盒有九顆,我看著兩小狂喜的表情,知道他們就等著開封。於是我就很清楚地和兩小說,不多不少一人一個。只見他們為了眼前美食點頭如搗蒜。吃完一個之後,只見兩小表情就像是說「一個怎麼夠呢?」,於是阿嬤說一人可以吃兩個啦。兩小看看我沒說什麼,高高興興地又吃了一個。我想如果換成是我,一定也是這樣選擇。
我時常禱告希望能夠了解 神的心意,可是我想大多時候我都是希望 神來替我的「想要」背書。也就是說在尋求 神的旨意之前,我自己心中早已有了標準答案。當 神啟示祂的心意不同於我的時候,我就繼續尋求 神的旨意。反過來說,一但週遭環境回應我自己的預設答案時,我就會急急忙忙地想說這是 神的帶領。以西結書第13章提到的假先知為子民用石頭堆砌的牆刷上白灰(13:10)是不是就是這樣的情形呢?先知一點一滴地妥協,而沒有忠實地傳達 神的話,到最後竟成了迷戀偶像的假先知而不自知了(14:3)
從利未記所描述的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和贖過祭,這些獻祭是要讓選民重新與上主建立關係,然而實際的情形是,最後演變到馬太福音21章裡耶穌潔淨聖殿,我想這其中的必定經過許多人性軟弱以及順應民情的台階吧。另一個更讓我警惕的是記載在列王紀上第13章,老先知欺騙神人以致神人被獅子咬死。這段經文有許多精闢的解經[1][2][3][4][5],但我最得著是,引伸至「要知道你們是否一心一意愛他。」(13:1-3)「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10:27)。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是蒙恩的罪人,也都是小基督。基督徒與天父之間只有一位中保,就是耶穌基督。我們必須與天父建立單純直接的關係,因為天父對每一個人有其獨特的計畫與啟示。而使徒行傳第6章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也給我更深的警惕,知道 神的審判不是耽延而是寬容,因為「 神不願意看見罪人死亡,寧願看見他改過而存活。」(33:11)
「上主喜歡甚麼呢?順從他呢?還是向他獻燒化祭和祭物呢?順從比祭物更好;聽命勝過獻上最好的羊。」,如同撒上15:22,上主要我們獻上最好的,而我們能獻最好的就是順從,就是聽命。


[1] 列王記上十三章記述有關老先知與神人的事件,為甚麼老先知欺騙神人,而最後受罰的竟是神人而不是老先知呢?賴若瀚牧師,http://www.sagos.org/2008-11-26-22-20-34.html?directory=8
[2]功成身敗的神人,http://www.jonahome.net/files/sjzdsbz/chapter26.html
[3]神人與老先知;王上十三章全,倪柝聲弟兄,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11%201King/11GT13.htm
[4]伯特利的老先知,《每日研經叢書》,http://www.edzx.com/chajing/Old%20Testament/11%201King/11ET13.htm
[5] 康來昌查經查詢系統,http://word.fhl.net/php/listen_hb.html

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

聖靈動工的記號之一—謙卑


在華神2010()之系統神學() John Jefferson Davis老師上課講義第九課靈恩宗教經驗中提及Jonathan Edwards的“明證是否真正是聖靈的工作之四項測試的標準”。本篇報告是基於愛氏的「宗教情操真偽辯[1]」與「復興真偽辨[2]」二書,謹守「述而不作」之原則,對於聖靈動工的記號之ㄧ─謙卑─的一些整理與心得。
當一個人在外表上,看起來像是一個基督徒,愛氏認為我們就有責任接納他為基督裡的弟兄姐妹。然而即使是最有智慧的基督徒也會被蒙騙,看來似乎是很明顯悔改歸主的人,也常會失去信心。
從哥林多後書11:14「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我們知到撒旦很會模仿各種屬靈的情感─愛 神、愛基督、愛基督徒、為罪懊悔、順服 神、謙卑、感恩、喜樂、熱忱。所有這些模仿的情感可以在同時間出現在同一個人的身上,而這個人可能也熟諳基督教義,頗具人望,並且也能極有能力地用基督教的言語來表達自己。
使徒約翰認為聖靈真正動工的最後記號是「愛」。所以如果有人自稱是基督徒,而看起來也很有愛心的樣子,這常常就被視為基督信仰是真實的一個證明。然而愛氏認為,即使愛也可以被偽造的。事實上,愈是寶貴的東西,被假冒的也就越多。沒有人會去偽造假石塊或鵝卵石,但卻有太多的假鑽石和假紅寶石。基督徒的美德也是如此,沒有什麼比撒旦的詭詐、人心的險惡更想去假裝基督徒的愛心和謙卑了;那是因為這些特質,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露出了基督徒的性格之美。
愛氏將謙卑分成兩個類型,「屬靈的謙卑」與「律法上的謙卑」,分述如下:
屬靈的謙卑是流露出真基督徒對 神聖潔之美與榮耀的感受。屬靈的謙卑使他因為自己的罪,而感覺到自己是多麼地不完全,裡面多麼卑劣、可鄙,這使他貶抑自並唯獨高舉 神,並甘心樂意地俯伏在 神腳前,捨己棄罪。
律法上的謙卑是不信者才有的經驗, 神的律法在他們的良知裡運行,且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多麼地罪惡與無助。然而,他們並未認識到罪性可憎的本質,或放棄在他們心中的罪、降服於 神。他們好像是受到脅迫才會低聲下氣,但他們並無謙卑的實質。
比如說,掃羅王深深感覺到他得罪大衛的罪,他在大衛面前哭泣,並且承認說︰「你比我公義,因為你以善待我,我卻以惡待你」(撒上24:17),但這是在 神的靈離開掃羅以後的事了。驕傲的掃羅謙卑在大衛面前,但即使如此,他卻恨大衛入骨!同樣的,罪人可能在 神面前謙卑,但事實上,他們是恨 神的。他們可能在一些方面表示順服,但在另一方面,則是用更狡猾的方式繼續依靠自己的義。在外表的順服之下隱藏著詭詐,想要與 神討價還價。
根據愛氏的說法,我將假謙卑的動機分成,「驕傲的假裝謙卑」以及「屬靈的驕傲」,分述如下:
「驕傲的假裝謙卑」通常在於向別人表明自己是多麼的謙卑,他們會這麼說︰「我是聖徒中最小的」,「我是貧窮可鄙的受造物」,「我的心比魔鬼更壞」等等。他們說這些話,是希望他人視他們為傑出的聖徒;如果別人也用這些話來說他們的話,那他可是會被觸怒的!
「屬靈的驕傲」是非常狡猾的,它以謙卑偽裝自己,但有兩個標誌會讓他們露出馬腳︰
一、驕傲的人在屬靈的事上常會與別人比較,並覺得自己比別人好。他渴望在 神的百姓中居領導地位,並希望自己的意見能成為每個人的律法;他要其他的基督徒仰望他,且在宗教的問題上以他為馬首是瞻。真正謙卑的人恰與此相反。他的謙卑使他認為別人比自己強(2:3)。站在職司教導的地位上,對他而言是不自然的,就如摩西一樣(3:11~4:7),他寧願聽而不是說(1:19),而且當他非得要說法時,他不是以一個大膽的、有自信的方式說話,而是恐懼戰兢地;他並不喜歡行使權利統禦別人,他寧可追隨而非領導。
二、驕傲的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謙卑,但是真正謙卑的人卻認為自己是非常驕傲!這是因為驕傲的人和謙卑的人對自己有不同的看法。我們衡量一個人的謙卑,是根據我們對他的尊嚴和偉大,有一正確、適當的看法。如果一個國王跪下替另一個國王脫鞋,我們會認為此一行為是自貶身價,如此行的國王也會作如是想;但相反的,如果一個奴僕跪下脫國王的鞋,沒有一個人會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自貶行為,或是偉大謙卑的表示;這個奴僕本身也不會如此想,除非他是荒謬的自負。如果事後,他誇耀自己為國王脫鞋是表現了多麼偉大的謙卑,那每個人都會嘲笑他︰「你以為你是誰?」他們會說︰「你竟認為替國王脫鞋,對你而言是非常的謙卑。」
驕傲的人就像這個自負的奴隸。他認為在 神面前承認自己的不配是謙卑的偉大標誌,這是因為他快速自我膨脹,對他而言承認自己的不配是多麼謙卑的表現!如果他對自己看得更清楚,他反而會為自己沒有在 神面前更謙卑而感到吃驚與羞愧。
真正謙卑的人,從未感覺自己在 神面前已經足夠降卑了。無論他彎得多低,他都覺得應再彎得更低;他總是感覺他站在 神面前,是過於他所當站的位置,他看自己所站的位置,再看他所當站的地方,還有一大段距離,他稱這距離為「驕傲」。對他而言,過大的是他的驕傲,而非他的謙卑。倒在 神腳前的塵土中,對他而言並非是謙卑的偉大標誌,他認為那正是他的歸屬。
聖經上有許多屬靈的謙卑之必要性的見證︰「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34:18),「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阿,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51:17),「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 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66:1~2),「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5:3),「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11:29)
然而,什麼是真實的悔罪呢?一顆謙卑和痛悔的心又是怎樣的呢?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比喻(18:9-14),答覆了我們的疑問。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說:「有兩個人上殿裏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 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 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屬靈的謙卑是基督徒捨己的要素。首先,一個人必須捨棄他屬世的傾向,放棄所有罪中之樂。第二、他必須捨棄他天然的自義與自我中心。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6:8教導我們,「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我認為可以作為第一點的目標。愛氏說第二部分是最難做到的。許多人只完成第一步而未做第二步,他們雖已拒絕肉體的享樂,卻享有驕傲的邪惡樂趣。我認為這兩點是息息相關的,從主耶穌在(19:16~22)對少年財主的挑戰可以看的出來。
最後,愛氏提醒我們不要忘了把這些事情應用到自己身上。當某人自以為他是比別人更好的基督徒時,是否觸怒到我?我是否認為他真是驕傲,而我比他更謙卑?那麼請小心,免得我以謙卑為傲!省察我自己。如果我得到的結論是︰「沒有一個人像我這般充滿罪惡」,不要以此為滿足,要想想我是否因此而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好?對於我自己的謙卑是否看得太高?如果我說︰「不,我並未高看我的謙卑,我認為我和魔鬼一樣的驕傲」,那麼,請再省察自己一下;可能我會因我並未對自己的謙卑評價過高而又感到驕傲了。我可能會為承認自己是多麼驕傲而感到驕傲!20100911


[1] 約拿單.愛德華茲,《宗教情操真偽辨》,神學翻譯團契譯,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07初版五刷。
[2]約拿單.愛德華茲,《復興真偽辨》,趙中輝譯,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03初版一刷。

支持聖經完全無誤論的一些科學例證


11:13,19;14:11,18中提到蝙蝠是鳥類的一種。鳥類的希伯來原文是‘ôwph,意思是有翅膀或能飛的生物,並不是現今生物學上的鳥類[1]
11:4中提到駱駝是不分蹄的,這是因為駱駝的蹄底部有一個富有彈性的肉墊來防止駱駝在沙地中划行,因此這個肉墊就算駱駝不算完全分蹄[2]
13:3132怎麼說芥菜種是最小的種子呢[3]?這裡指的是草本植物或灌木[4]當中最小的,並不泛指所有的種子。
1:44肚腹中的胎兒能聽的懂問安[5]?原文並不是強調說還在母腹之中的嬰兒施洗約翰能聽的懂人話,而且尚在母腹之中的施洗約翰就已經被聖靈充滿[6],我們又如何能了解聖靈怎樣感動施洗約翰呢?

創世紀說第六日上帝造各樣活物,應該包括恐龍,但聖經為何沒有提到呢?[7]
恐龍這個名詞是主後1842年才發明的[8],那時正典新舊約聖經的都已經確立了。伯40:15提到河馬(behemoth)與伯41:1的鱷魚(leviathan)都是指巨獸。應該是當時翻譯的時候,找不到適當的動物,而依照描述用了最相近的動物名稱。聖經約伯記40章對behemoth有三個重要描述:(1) 17節,他搖動尾巴如香柏樹。(2)19節,他在 神所造的物中為首。(3)23節,河水氾濫、他不發戰、就是約但河的水漲到他口邊、也是安然。
「香柏木」學名「雪松」是古代世界常見的一種松屬常青樹。其生長速度頗快,可長達120呎高,樹幹直徑可達8[9]。然當今陸上動物不管是大象或是河馬,他們的尾巴和身軀比較起來都是非常小。所以behemoth不會是河馬。另外23節描述的behemoth不怕河水氾濫,會不會是講恐龍的長脖子呢?
2:21說到上帝取下亞當的一條肋骨,造成一個女人。我們知道遺傳因子是以DNA(脫氧核糖核酸)由父母遺傳給子女,失去肋骨並不會改變密碼的指令,因此所有後代都有齊全的肋骨。然而亞當會不會就少了一根肋骨呢[10]?在醫學上如果要從身上取出骨頭用來移植,外科醫生常在胸腔的右邊,去取更多骨頭來進行移植。因為只要保留完整的骨膜,這樣通常會再次長出肋骨。骨膜(periosteum,字面意思是「骨頭周圍」)是一個覆蓋每個骨頭的薄膜 這也是你在啃羊腿時,會有東西(骨膜)粘在牙縫的原因。骨膜含有製造新骨頭的細胞,特別是年輕人的肋骨骨膜,「相比其他骨頭的骨膜,有更強能力去重新生長出骨頭。」胸外科醫生的工作是拿走肋骨,這些被拿走的肋骨通常會重新生長,長出整條或部分肋骨。這往往視乎手術處理得有多小心,胸外科醫生需要從骨膜剝去肋骨,盡量保持骨膜的完整。肋骨是種植骨頭的最理想環境,主要原因是附屬的肋間肌為肋骨提供充足的血液供應,有助骨頭生長。20100731


[1] Ian Plimer’s Bloopers http://creation.com/ian-plimers-bloopers-a-selection
[2] 1
[3] 1
[4] KJV版本採用herbs,而RSV版本採用shrubs
[5] 1
[6] 1:15
[7] 蘇緋雲博士,科學與聖經(22)~恐龍見過人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jcX0KfXQuI&feature=channel
[8] 香柏樹(Cedar Wood)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nosaur
[9] 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dict/plants/cedar_wood.html
[10] 亞當的肋骨不見了?http://creation.com/regenerating-ribs-adam-and-that-missing-rib-chinese-traditional

歷史耶穌的探索 Quest of the Historical Jesus

教會有史以來一致肯定的是,基督既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祂與我們有同質的人性,也有與上帝同質的良善。歷史耶穌的探索是試圖採用歷史而非宗教的方法來建構一個可被學術驗證的耶穌傳記。這探索運動分成幾個階段,至今依然在學者當中持續,例如耶穌研究會(Jesus Seminar)[1]
第一世紀時,一些在基督教信仰圈外的批評家下結論說,歷史上的根據真的不足,甚至對於認為基督是否曾經存在過,都顯得證據不足,或者說,至少有非常微量的歷史根據可以建構對祂的觀點。考慮這些批評家的結論時,我們必須先考慮當時特殊的環境可能會使他們作出被誤導的結論。[2]
猶大地區在羅馬帝國中是一個地位相當低下的省分。羅馬歷史家傾向在他們的著作中試圖鑽研出一些命題。他們多從歷史中鑽研出哲學的原則,想要從生命中汲取偉大的倫理或哲學的原則。在此前提下,猶太人中間所發生的事情根本微不足道。並且當耶路撒冷在西元七十年被擄掠時,許多猶太人的記錄都被摧毀了。
然而我相信福音書是可靠的記載、並確實地記錄了史實,並非信心的一大跳躍。特別是當我們考慮到一個事實:這些福音書是在幾位親眼目睹這些事件的見證人在世的時候就記載下來的,我相信其中也包含了約翰福音。並且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福音書中的記載曾因為事實不正確而被拒絕接受。事實上,所有的證據指出了另一條路:這些記載獲得完全的接納,是正確的記載。[2]
對於歷史上的耶穌的首度探索(The First Quest)
依照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原始的定義,這個探索開始於十八世紀的Hermann Samuel Reimarus(1694-1768),直到十九世紀的William Wrede(1859-1906)[3][4]這一時期的新約學者主要都是德國人,他們主導了整個十九世紀。這些著作都試圖以不同的程度與層面,從聖經批判學所成就的災難灰燼中重建耶穌這位人物的形象。依據這些殘骸,需要探索的問題就變成了:「耶穌這位人物到底看起來是怎麼樣的?」[2]
整個運動在史懷哲寫作了《探索歷史上的耶穌》[5]一書時便告停止。同時卡爾‧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與魯道夫‧布特曼(Rudolf Bultmann, 1884-1976)也聲明與這個探索斷絕關係。[6]史懷哲留意到的是,在許多撰寫耶穌生平書籍的作者本身,與其對於耶穌之形象的描述,此兩者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處。顯然耶穌和他們一樣,甚少相信神蹟。耶穌幾乎與十九世紀學術界中的理性主義學者無法區別。因此史懷哲作出以下這個有名的觀察。「這些作者全都向下望進人類歷史的深井,見到了井底反照出他們自己的面容。」(A man looking down a deep well and seeing his own reflection at the bottom.)這本書是這整個運動發展的總結記錄,也是該運動的休止符。[2]
十九世紀初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的Soren Kierkegaard也對整個探索就拋出了這樣的質疑:「身為在地上的人類,無法用有限的歷史容量來證明無所不在的上帝。縱然如此豐富的歷史知識之下,耶穌基督也只能落的被消滅。」(It is infinitely beyond historys capacity to demonstrate that God, the omnipresent One, lived here on earth as an individual human being. History can indeed richly communicate knowledge, but such knowledge annihilates Jesus Christ.)[7]這項首度對歷史的耶穌的探索最後便以一種自由化、人道主義的形象作為結束然。[2]
無探索時期(The Period of “No Quest”)
這段時期從史懷哲的評論直到1953Ernst Kasemann(1906-1998)的演講,「The Problem of the Historical Jesus.[8]為止。在這時期最突顯的人物就是魯道夫.布特曼,他強調信仰不要建立在歷史証據的安全感之上[9]。布特曼和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都認為,若基督教的真理內容牢牢地繫在一段可以被摧毀的歷史記錄上,基督教的信仰可能會遭受到的損失。因此他們就以消除這歷史上的基礎,來保護基督教信仰的意義。[2]所以布特曼出名之處就在他提倡的「化除神話」(Demythologizing)釋經,認為新約作者是用古老的、神話性的世界觀記述事物,所以歷史裡的耶穌所行之神蹟或含有神話性的言語在今天必須重新詮釋,以乎合今日科學化的世界觀。[9]因此在他很有名的話裡面有這麼一句:「我們這些運用電力、現代外科醫學和無線電的人,也就是具有現代世界觀的人,無法相信神蹟。」(It is impossible to use electric light and the wireless and to avail ourselves of modern medical and surgical discover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believe in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of spirits and miracles.)[10]
布特曼強調:「對現代的人來說,神話性的世界概念、末世論的概念、拯救者和被救者的概念,都已過去和失效……我們必須追問,在神話的掩蓋下……是否會有更深的意義。假如有的話,那末就讓我們放棄那神話性的概念,因為我們想保存其更深的意義。」[11]同時他也認為:「我們現在幾乎不能知道任何有關耶穌的生平和性格。因為早期基督徒的資料對此無興趣,又或這些資料過於零碎,只是傳說。」[12]
布特曼所作的就是去除那些實際上是真實的事實,他不相信基督的先存性、道成肉身、神蹟、十字架的救贖、復活、升天以及第二次再臨等教義。他看待這些教義的方法是,這些事情都會重新發生在每一位信徒的生命裡,因為基督己經進入信徒的生命中。他也刪去了耶穌大部分的言論,目的是要削弱相信「信仰有歷史基礎」的每一個層面。有一位學者的觀察是,布特曼寫了這一整本關於耶穌的書,不是要建立相信耶穌的歷史基礎,而是要確保沒有任何人可以擁有任何歷史的基礎去相信祂。布特曼相當靠近無神論存在主義者,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對歷史上的耶穌第二度的探索(Second Quest)
第二度的對歷史上的耶穌的探索,規模一點也不大、一點也不重要,發生在一群跟隨布特曼的人當中。這可算是對第一次歷史上的耶穌的探索的反饋。[2]這其中最主要的兩人是Robert W. Funk (1926-2005)Ernst Kasemann (1906-1998)
這一波發生在1950年代。FunkKasemann開始對布特曼所作的事情感到非常緊張。如果歷史上的耶穌不能定義信仰上的基督,絕對沒辦法說明信仰上的基督是何種樣子。因此他們嘗試,大約有十二位學者一起寫的一本非常小的書,他們嘗試將多一點點的歷史根基插入他們的基督論當中。[2]
對於歷史上的耶穌的第三度探索-耶穌研討會Jesus Seminar(Third Quest)
在一九五○、六○年代對於歷史上的耶穌的第二度探索之後,我們就來到了對於歷史上的耶穌的第三度探索。1993Robert W. Funk將「耶穌研討會」(Jesus Seminar)[13]內容收集、編纂起來,出了一本書叫做《五本福音書:耶穌實際上說過什麼話?》[14]。耶穌研討會只是布特曼的一項延伸、卻沒有布特曼的一些親近跟隨者那樣的緊張感,好比Funk Kasemann。他們所作的,就是透過一種我認為是相當專斷的框架來紐曲耶穌的話。[2]
耶穌研究會的研究與一般基督教信仰大不相同,他們否認聖經中超自然的論述。用史實的方法去決定耶穌可能或不可能說過或作過的事情,目的是要建立福音書的記載,看哪些是真確的,而哪些不是。他們用了四種顏色,將福音書中敘事的部份用不同的顏色標示起來。這些顏色將耶穌說過的任何事情,分別根據可能性與不可能性的不同程度標示出來。最後的結果是,只有十五處的談話被視為是耶穌說過的話。他們的意圖不只是要剔除那些不真確的部分,並且還要開啟關於正典的議題。因此這本書炒熱了世俗的論壇,帶來不小的衝擊,因為這當然算是醜聞而世俗論壇是靠醜聞存活的。那些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在試圖將一切、或說幾乎一切基督確實說過哪些話的跡象除去時,竟然顯得那麼熱切。因此這便令世俗論壇感到著迷。[2]
所謂的「第五本福音書」,就是多馬福音(Gospel of Thomas)[15]。雖然「耶穌研討會」將之列?值得信賴且有關耶穌傳道訓義的「第五福音」。可是到最後,我們得到的是五本福音書,卻沒有了基督。
結論[2]
關於歷史上的耶穌的首度探索,實際上大多數只發生在基督教的自由派當中。美國的新正統主義神學家理查‧尼布爾(H. Richard Niebuhr, 1894-1962)曾經評論這種信仰:「一位沒有憤怒的上帝,將沒有罪的人類,透過那位沒有十字架的耶穌,帶進沒有審判的天國。」[16]
在歐洲,差不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九一四至一八年,在美國大約是在三○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這兩個社會經歷了人類的危機。其中一個是戰爭,另外一個是恐佈的失業與受苦等等。當時的情況對於基督教自由派是一項重擊,因為他們沒有關於罪、關於上帝的審判等教義。他們所想的是保護基督教信仰的方式是將其帶出歷史研究的範疇,因為在過去對於歷史的耶穌的首度探索中,己經帶來很大的災難。因此他們試圖將其帶出來,他們努力地主張說,要緊的事情不是歷史的耶穌,而是信仰的基督。
如果歷史的耶穌不能定義誰是信仰的基督,那麼信仰的基督就可能成為任何人了。而我們是罪人,總是會一致地依照我們自己的形象塑造信仰的基督的樣子。因此,耶穌研討會全都向下望進人類歷史的深井,見到了井底反照出他們自己的面容。基督教自由派最後是以困難的結局告終。
在過去的這幾十年當中,希臘羅馬的歷史家愈來愈有信心,相信他們有辦法將這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事蹟片段全部蒐集起來。然而在同時間,新約聖經學者卻愈來愈悲觀,認為他們無法將這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事蹟輯成一份記錄。現在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拿奧古斯都大帝(凱撒)為例,關於他有四份文字記錄。四份記錄在細節方面的分歧很大,可是羅馬歷史家仍然認為他們己經蒐集到他一生精華的所有片段。現在,我們這裡有四本福音書,跟凱撒的例子比較起來,寫作的時間沒有晚多少,並且是在事件發生的同時代寫下來的,而且各福音書彼此的吻合度達到令人驚異的程度,其寫作的時間是還有親身目睹的見證人在世,他們是有辦法駁斥或反對那些記錄的。因此,如果各位將這個議題拿出神學的領域,放到一般人從事歷史研究的領域中,你就會獲得跟耶穌研討會所作的完全不一樣的答案。

我們難道不是處在某種危險中,容許學術界佔據基督教信仰的歷史基礎?接著,基督教信仰就變成心理學的範疇,或者是在傳福音時變成一種良好的建議?今日的問題,我想是因為我們活在一個注重治療的文化當中,因此關於醫治的比喻主導著文化,其假設是,我們可以找到自我,而自我的裡面就包含了醫治的機制,正如身體擁有醫治的機制一樣。我們若放棄基督教信仰的歷史基礎,只是讓我們自己身陷危險罷了。因為我們放棄了能定義基督教信仰內涵的東西。20110114


[1] 耶穌研究會是一個以聖經批判為基礎的非宗教性學術研究團體,是一個由二百位學者在1985年組成,由已故的Robert Funk John Dominic Crossan 兩位聖經學者創立,由Westar Institute贊助。Online:
http://www.westarinstitute.org/Fellows/fellows.html
[2] 華神系統神學()(2010)網路課程,第六課歷史上的耶穌,由美國波士頓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所錄製的,授課的老師是David Falconer Wells
[3] Witherington III, Ben (1995), The Jesus Quest: The Third Search for the Jew of Nazareth,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pp. 9–10, ISBN 0830818618
[4] Boyd, Gregory A. (1995), Cynic Sage or Son of God: Recovering the Real Jesus in an Age of Revisionist Replies, Wheaton, IL: Victor Books/SP Publications, p. 36, ISBN 1564764486
[5] The Quest of the Historical Jesus; A Critical Study Of Its Progress From Reimarus To Wrede, (German, 1906). English edition, translated by William Montgomery, A. & C. Black, London 1910, 1911. Augsburg Fortress Publishers, 2001 edition: ISBN 0800632885. Online:  http://www.earlychristianwritings.com/schweitzer/
[6] "Historical Jesus, Quest of the." Cross, F. L., ed.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7] Soren Kierkegaard (2005) (PDF), Provocations – Spiritual Writings of Soren Kierkegaard, Rifton, NY: Plough/Orbis, p. 69
[8] Witherington III, Ben (1995), The Jesus Quest: The Third Search for the Jew of Nazareth,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p. 11, ISBN 0830818618
[9] 張國棟及文見歡,為何會有歷史耶穌的問題出現?,網上中文基督教資源中心,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art_0074.htm,瀏覽日期為2011-1-12
[10] Karl Barth, Church Dogmatics Volume III.2: The Doctrine of Creation, Part 2. T&T Clark, 1960, ISBN 0-567-090329, P447.
[11] 布特曼(Bultmann, Rudolf.) (1975) 《耶穌基督與神話-- "系統神學" (蔡美珠譯)台北:水牛 p.23.
[12] Bultmann, Rudolf (1987), ‘Jesus and the Word’ in Roger A. Johnson (ed), Rudolf Bultmann : Interpreting Faith for the Modern Era, London : Collins. P.94-5.
[13] http://www.westarinstitute.org/index.html
[14] The Five Gospels: What Did Jesus Really Say? The Search for the Authentic Words of Jesus (1993) Polebridge Press (Macmillan), ISBN 0-02-541949-8
[15] The Fifth Gospel, Patterson, Robinson, Bethge, 1998
[16] H. Richard Niebuhr, The Kingdom of God in America (New York,1959)P.193

從以西結書看以西結認識的神

「上主派以西結作以色列國的守望者」3:17,並指明守望者的責任是「不論那人景況如何,若是離開正路,開始作惡,就要警告他。要是守望者不警告他,他一定會死。他要因自己的罪而死─上帝不會記念他做過的好事,而且上主要向守望者追究責任」3:18-21
以色列招致上主極嚴厲懲罰,其來有自。
  • 「他們殺害人民,搶盡財寶,使許多婦女成為寡婦。祭司違反我的法律,褻瀆我的聖物。他們不區別甚麼是神聖的,甚麼是世俗的,也不教導人分辨潔淨的和不潔淨的,又輕視安息日。結果,以色列人都不尊敬我。達官顯要好像狼群在撕碎獵物;他們以殺害人民發不義之財。先知為他們掩飾罪惡,好像人用石灰水粉刷牆壁。他們的異象是幻象;他們的預言是謊言。他們自稱在傳達至高上主的話,其實,我─上主並沒有對他們說話。有錢人欺詐,剝削,虐待窮人,佔外僑的便宜。我在他們中間尋找,看有沒有人能修建城牆,站在城牆的缺口,好在我發怒毀城時能保衛它,但連一個也找不到」22:25-30
  • 「耶路撒冷不守 神的誡命,棄絕 神的法律,隨從列國的風俗習慣」5:6-7。「他們的心離棄了 神,對 神不忠、淫蕩、迷戀偶像、跟從偶像、墮落犯罪,使 神的聖名蒙羞」6:9,14:7,15:8,23:49。「以色列既然做出可憎恨、可厭惡的事來玷污 神的聖殿, 神將毫不留情地殲滅他」5:11,6:4,6:13,11:21。「 神要把所有的忿怒傾倒在他身上,倒盡為止才滿足。這樣,他們就知道,是因為以色列的不忠觸怒了 神」5:13。「甚至任何以色列人迷戀偶像,然後又來求教先知, 神要因他帶來許多偶像而親自教訓他」14:3-4
  • 「全國充滿不義,以色列人和猶大人罪惡滔天。到處都有凶殺事件;耶路撒冷充滿不義的事」9:9
  • 流無辜人的血。「你們在這城裏殺害這麼多人,街道都堆滿了屍體。這座城就是鍋;鍋裏的肉是被你們殺害的人的屍體」11:6-7
  • 「隨從鄰國的風俗習慣就是犯了我的法律,違背了我的命令」11:12
「神要照以色列所做令人憎恨的惡事來懲罰他們」7:8-9,「他們怎樣審判別人, 神也要照樣審判他們」7:27。「如果有人倖免,又救出了他的兒女,他們逃到你們那裏的時候,你們要注意觀察他們是多麼邪惡,就會明白我這樣懲罰耶路撒冷是應該的」14:22-23,「也會了解 神所做的都有理由」14:23,6:43,24:14,16:59。「 神要照各人的行為審判。要悔過,離開邪惡的道路,免得罪毀滅你們」18:30
神懲罰以色列之嚴厲,「我從沒有這樣懲罰過你,以後也不再這樣懲罰你」5:9。「向他們傾倒我的烈怒。我不饒恕他們,也不憐恤他們。即使他們大聲喊叫,向我祈求,我也不聽」7:4,7:9,8:18。「無論是老人、少年、少女、母親,或嬰兒,都要殺光,不要憐憫,不要放過任何人;但是不可殺那些額上有記號的人」9:5-6,「這額上有記號的人,是因為城裏所發生可惡的事而苦惱悲歎的人」9:4。「我要把你們帶到『萬族的曠野』,在那裏懲罰你們。我從前怎樣在西奈曠野懲罰你們的祖先,現在要照樣懲罰你們」20:33-37
神施行的審判與懲罰:
  • 使耶路撒冷絕糧。「每當人民按配給的份量吃餅喝水的時候,他們會焦急,悲歎。他們將缺糧缺水;他們將絕望,因自己的罪而漸漸消瘦死亡」4:16-17
  • 「要用刀劍攻打他們」11:8
  • 「上主要把他們驅散到各國、放逐到外國」12:15,「從他們中間除掉背叛和犯罪的人。遷移他們,使他們離開現在僑居的地方,絕不讓他們回到以色列故土」20:38。「把耶路撒冷的居民趕出來,懲罰他們,正像上主從森林裏把葡萄樹揀出來燒一樣。即使他們逃出一場火災,有另一場大火要燒盡他們」15:6-7,「來終止他們邪惡的行為」22:15
  • 「上主一定要伸手消滅他們,使它荒廢。從南方的曠野一直到北方的第伯拉他城;以色列人居住的地方沒有一處不荒廢」6:14。「人口稠密的城鎮將被摧毀,村莊變成曠野」12:20,「土地徹底荒廢」33:29
  • 「他們要在自己的國土上戰死」11:10,「最精銳的戰士都要陣亡;敗兵要四處逃亡」17:21
  • 「你們這批亂編異象、胡說預言的先知啊,我要懲罰你們!你們不得參加我子民的聚會;你們的名字不得登記在以色列家的名冊上。你們絕不能回到以色列故土」13:9
  • 「我要奪走他們的堡壘─他們所喜歡誇耀、眼目所喜愛、心靈所寄託的聖殿。我也要奪走他們的兒女」24:21,24:25
「上主說的話一定實現,不再耽誤。悖逆的人哪,上主向你們發出的警告一定要在你們活著的時候執行。上主絕不會再耽誤;上主說的話一定實現」12:25-28。「上主要容許一些人在大屠殺中逃生,被分散到各國」6:8,「放過額上有記號的人。留下殘存的人要在流亡的各國述說自己從前所做的是多麼可惡」12:16
「一個誠實、公正的好人,他不拜以色列人的偶像,不在山上神廟吃祭肉,不誘拐別人的妻子,不跟經期中的女子同房,不欺詐,不搶劫。他把抵押品還給負債的人,拿東西給飢餓的人吃,拿衣服給赤裸的人穿。他借錢給人不取利息,不做邪惡的事,公正處理糾紛。這種人服從我的誡命,謹慎遵行我的法律。他就是好人;他一定存活」18:5-9。「假定惡人有一個兒子,他看見父親一切的罪惡,卻不隨從父親的壞榜樣。他不拜以色列人的偶像,不在山上神廟吃祭肉。他不誘拐別人的妻子,不欺壓人,不搶劫。他把抵押品還給負債的人,拿東西給飢餓的人吃,拿衣服給赤裸的人穿。他不做邪惡的事,借錢給人不取利息。他遵行我的法律,服從我的誡命。他不必因他父親所犯的罪死亡。他一定存活」18:14-17
「假定好人有一個兒子,他搶劫、殺人,做他父親從來沒有做過的壞事。他在山上神廟吃祭肉,誘拐別人的妻子。他欺詐窮人,搶劫,扣押負債人的抵押品。他到異教的神廟去拜可惡的偶像,為要收取利息而借錢給人。這種人能存活嗎?不!他不能!他做了這一切可惡的事,他一定死;他是自取滅亡」18:10-13。「如果好人不再做好事,而做壞人所做令人憎恨的壞事,他仍然能存活嗎?不!他從前所做的好事不被記念。他將因背信、犯罪而死亡。好人不再做好事,反而去做壞事,他死是因為自己做壞事死的」18:24,18:26
「如果壞人悔過,離棄他所犯的罪,遵行我的法律,做正當合理的事,他就不必死,一定存活。他所犯的罪都蒙赦免;因為他做了該做的事,他一定存活。你們以為我─至高的上主喜歡看壞人死亡嗎?不!我寧願看到他因悔過而存活」18:21-23。「壞人悔過,開始做正當合理的事,就救了自己的性命。他省察、改過,所以不必死,反而會存活」18:27-28。「上主不願意任何人死亡。你們改過就會存活」18:32
「上主要拆毀虛假,施行審判,釋放 神的子民,使他們永不再受假先知和巫術的控制」13:14,13:21,13:23。百姓會「因自己的罪而憔悴,相對悲泣」24:23。「會想起以往所做一切可恥的事,發覺怎樣玷污了自己。要因自己所做邪惡的事厭惡自己」20:43
「雖然我把他們放逐到遙遠的列國,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去的。但是我還是要和他們一起在流亡的地方,作為他們暫時的聖所。我要領他們離開我分散他們去的各國,把他們集合起來;我要把以色列的土地歸還他們。他們還鄉以後必須除掉所有可憎可厭的偶像。我要把新的靈、新的心賜給他們。我要除去他們那石頭一般堅硬的心,另賜給他們有血有肉、肯服從的心。這樣,他們就會遵守我的法律,忠心服從我的一切命令。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上帝」11:16-20。「上主要重新與以色列百姓立約」16:62
赦免以色列,「領你們回到以色列,到上主應許給你們祖先的土地」20:42。「要赦免你所犯一切的過錯」16:63,「不按著你們邪惡和敗壞的行為所應得的來懲罰你們」20:44。「輕視以色列的鄰國再也不會像荊棘一樣刺傷以色列」28:24,「他們要在那裏安居樂業,建造房屋,開墾葡萄園。上主要懲罰輕視以色列的鄰國,以色列就享安全」28:26。「上主要使人和牲畜都興旺;你們會多子多孫,人口比從前更多。上主要讓你們住在從前住過的地方,使你們比從前更繁榮」36:11。「荒廢的城鎮將人口擁擠,好像從前耶路撒冷在節期的時候擠滿獻祭用的羊群一樣」36:38
神是,「要做的事不是為了你們,而是為自己的聖名,就是你們在各國使它蒙羞受辱的名。你們曾經在列國使上主的名受辱;上主要在他們當中證實我的名是聖的」36:22-23。「上主要親自找回羊群。牠們在暗無天日、多災多難的時候被驅散到各地,上主要從那些地方把牠們搶救出來。上主要領牠們離開外國,把牠們集合起來,帶回故土。上主要領牠們回到以色列的山間和溪畔,在青綠的草場牧養牠們。上主要在以色列山間的草原上牧放牠們,讓牠們在山谷間和翠綠的草場上安心吃草。上主要親自作我羊群的牧人,為牠們尋找可安歇的地方。失蹤的,要找回;迷路的,要領回;受傷的,要包紮;生病的,要醫治。但是那些肥壯的,上主要毀滅,因為上主按公道牧養羊群」34:11-16。「上主要在你們這些肥壯和瘦弱的羊中間主持公道。你們用肩膀排擠,用角牴虛弱的,把牠們趕散到各地。但是,上主要搶救我的羊,不讓牠們再被虐待。上主要把好的和壞的分開,個別審判我的羊」34:20-22。「上主要與他們立約,保證他們安全。上主要除掉境內凶猛的野獸,使上主的羊能夠安全地在牧場上吃草,在樹林裏歇息。上主要賜福給他們,讓他們在我的聖山周圍定居。上主要在那裏賜福給他們,按時降雨。果樹會結果子,田園會出五榖;人人都將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砍斷上主子民的鎖鍊,從奴役者手裏釋放他們。列國不再洗劫他們;野獸也不再吞吃他們。他們將安居樂業,不受任何人恐嚇。上主要把肥沃的土地賜給他們;他們境內不再有饑荒。列國不再侮辱他們。人人都會知道我─上主、以色列的上帝與他們同在;他們是上主的子民」34:25-30。「上主要使你們生筋長肉,包上一層皮。上主要吹一口氣進你們裏面,使你們再活過來,讓你們住在自己的土地上」37:6,37:14。「上主打開你們的墳墓,領你們出來」37:13
上主要懲罰列國。亞捫因為幸災樂禍25:3,25:4,25:6,要被征服25:4,被洗劫消滅25:7。摩押因為說猶大國跟別的國家毫無差別25:8,要被攻擊,征服25:9,被列國遺忘25:10。以東人凶狠地向猶大報復25:12,35:5;憤恨、嫉妒、厭惡上主的子民35:11;瘋狂自大說毀謗我的話35:12-13。因此人和牲畜都消滅,城鎮荒涼,土地都要荒廢25:13,35:4,35:9,35:14。非利士因為向他們的世仇凶狠地報復25:15,要被消滅25:16-17
泰爾幸災樂禍26:2,泰爾王因驕傲而墮落、狂妄28:2-5,作惡多端,做生意不守公道,以致污辱了聖所28:18。驕傲是罪的根源,魔鬼的由來28:12-19。上主要懲罰泰爾,「被洗劫,攻打,掠奪,人民被屠殺,荒廢,人煙絕跡」26:3-21。上主要使西頓「全城瘟疫猖獗,大街小巷鮮血遍流。敵人要從四面八方攻打你,殺滅你的居民」28:23
埃及「因為你說尼羅河是你的,是你造的」29:3,29:9。「埃及人哪,其實,你們不過是一根脆弱的枴杖」29:6。上主要「使埃及成為全世界最荒涼的地方;四十年之久,埃及的城鎮將比任何荒城更淒涼。我要使埃及人淪落作難民,逃亡各國,住在外國人中間」29:12。「四十年後,他們要組成一個小國,世界上最弱小的王國;他們絕不能再統治別的國家。我要使他們淪為毫無地位的小國,不能任意統治別的國家」29:13-15。「以色列絕不再依靠他們。埃及的結局使以色列人想起依靠人是多麼嚴重的錯誤」29:16。20110125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