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各級學校寒假,筆者回想起上學期剛剛開始時,筆者參加孩子的國小家長會議。會議中校長說到要打破「為善不欲人知」的認知。因此,對於捐款給學校的家長,學校計劃把家長姓名放在某些設備或建築物的上面,以此來「歌功頌德」。當然,家長也可以拒絕這樣的「榮譽」。同時學校也要發行季刊,來積極報導學校做了哪一些改進與努力。我想這無非是校長的一番好意,希望拋磚引玉來引起更多的家長對學校事務的參與。
這幾天有許多的報導關於中國大陸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先生來台灣公開捐款一事,這其中特別強調的是陳先生一直以來都是「高調行善」。這讓筆者聯想到之前政府發放消費卷的政策。我想陳先生在怎麼高調,應該都不會比政府更公開吧!雖然筆者不清楚陳先生的財富怎麼得來的,但從彌迦書1:7與6:10-12,我知道 神一定會追究奉獻之財的來源與動機。如果這錢財取之不公義、不誠實,那即便是再怎樣的賙濟窮人,都不會為 神所悅納。因此,假若政府只是債留子孫,以選票的角度施行政策,而沒有以公平正義的原則來盡政府之責,改進行政效率、提升教育品質、解決社會問題等。那眼前獲得再多人稱讚的政績,都和我從聖經領受的原則相違背。
彌迦書6:7-8很清楚地教導我們當獻上什麼,纔能討神喜悅。若我們所獻上的,是照人的方法,是不能討神喜悅的。
「耶和華豈喜悅千千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嗎?我豈可為自己的罪過獻我的長子嗎?為心中的罪惡獻我身所生的嗎?」(彌6:7)
神只有一法,我們要贖罪,單靠神的羔羊,不是靠千千萬萬的公羊。神要的是主耶穌的寶血,不是要我們的油河。我們獻上的,不在乎量多,也不在乎價值高貴,乃是在乎神所要的,才蒙神喜悅。有時我們基督徒以為將功贖罪,勞勞碌碌,東奔西走的傳福音,目的不是拯救靈魂,而是要減少良心不安,這不是神所喜悅的。
至於何為善?彌迦書6:8已經簡明地綜合了以色列諸先知的信息。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 神同行。」(彌6:8)
神所要的是道德的行為與信心的生活。這其中首先是社會生活的關係。公義是維護社會中彼此的關係,就是說在社會上居較優越地位者,應該扶助弱小、被偏待的人,並懲處欺壓者。接下來是「好憐憫」。 神就是愛(約一4:8),且 神是信實的(約一1:9),我們需要領受那從 神而來那完全與不變的愛,如此才有可能長長久久地憐憫與幫助他人,並且是真心出於慷慨、慈悲和忠心,而非不情不願。第三,「存謙卑的心……同行」,CNV版本譯作「謙虛謹慎……同行」。此一為順應神的命令(和前二者順應人的命令不同),是要基督徒將自己的生命順服在神的心意之下。也只有當我們在 神面前,交出自己的主權時,如此的施與方能避免引起內心的驕傲。否則當我們施捨的越多,越顯出自己的驕傲,離 神越遠。
驕傲是罪的根源(賽14:12-15,結28:17),正如聖經所說:「 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4:6)。約拿單.愛德華茲認為真正謙卑的人,從未感覺自己在 神面前已經足夠降卑了。無論他彎得多低,他都覺得應再彎得更低;他總是感覺他站在 神面前,是過於他所當站的位置,他看自己所站的位置,再看他所當站的地方,還有一大段距離,他稱這距離為「驕傲」。對他而言,過大的是他的驕傲,而非他的謙卑。倒在 神腳前的塵土中,對他而言並非是謙卑的偉大標誌,他認為那正是他的歸屬。所以高調的善行與謙卑的本質並沒辦法互相調和。
「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箴22:2)
富者、窮人皆為 神所造,這讓富者有行善機會,貧者不要嫉妒,不要貪財,這是試煉的機會。並且既然皆為 神所造,富者不應瞧不起窮人,窮人不應貪心及嫉妒富者所擁有的。 神所要的只有一件就是聽命、順從、不斷的悔改。20110126
參考書
1. 唐佑之著,《天道聖經註釋──彌迦書》
2. 貝克/亞歷山大/華奇著,《丁道爾聖經註釋──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校園
3. 藍如溪著,《彌迦書信息》
4. 約拿單.愛德華茲,《宗教情操真偽辨》,神學翻譯團契譯,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07初版五刷。
5. 約拿單.愛德華茲,《復興真偽辨》,趙中輝譯,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03初版一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